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回顾与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概述第16-20页
    2.1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与类型第16-17页
    2.2 开展地理活动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2 地理学理论基础第18-20页
第三章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现状第20-36页
    3.1 调查问卷与提纲第20-21页
        3.1.1 调查目的第20页
        3.1.2 调查对象第20页
        3.1.3 设计思路第20-21页
    3.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1-33页
        3.2.1 全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1-23页
        3.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3-32页
        3.2.3 教师访谈结果统计分析第32-33页
    3.3 地理实践活动在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3.3.1 实践活动观念增强,但实施情况不理想第33页
        3.3.2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类型单一第33页
        3.3.3 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受课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第33-34页
        3.3.4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第34页
        3.3.5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教研力量薄弱第34-36页
第四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优化策略及案例第36-44页
    4.1 优化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第36-38页
        4.1.1 优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第36页
        4.1.2 深化实践活动教学观念,保证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第36-37页
        4.1.3 开拓教学场所,利用多种教学平台第37-38页
    4.2 实践活动教学的理想案例设计第38-44页
        4.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实验第38-40页
        4.2.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40-42页
        4.2.3 水循环与洋流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4-46页
    5.1 基本结论第44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5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2页
附录B:学生调查问卷第52-55页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第55-57页
附录D:学生调查报告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RS的车辆状态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某证券公司量化(程序化)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