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工业机械手论文

6R装配机械手时间—位姿漂移最优轨迹规划及综合精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工业机械手概述第9-13页
        1.1.1 工业机械手结构及组成第9-10页
        1.1.2 工业机械手的类型第10-13页
    1.2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与现状第13-14页
    1.3 重载精密机械手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选题依据、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小结第18-20页
第二章 6R装配机械手位姿与运动描述第20-32页
    2.1 旋量理论第20-22页
    2.2 力旋量第22-23页
    2.3 指数积公式第23-24页
    2.4 欧拉角第24-26页
    2.5 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第26-29页
        2.5.1 机械手正运动学分析第26-28页
        2.5.2 机械手逆运动学分析第28-29页
    2.6 机械手动力学分析第29-31页
    2.7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机械手位姿精度研究与分析第32-59页
    3.1 机械手位姿精度概述第32-33页
    3.2 机械手静态精度分析第33-45页
        3.2.1 静态精度的表示第33-35页
        3.2.2 6R装配机械手静态精度第35-38页
        3.2.3 机械手静态精度影响度分析第38-45页
    3.3 机械手动态精度分析第45-56页
        3.3.1 静刚度分析第46-48页
        3.3.2 装配机械手动态精度第48-50页
        3.3.3 机械手动态精度影响度分析第50-56页
    3.4 机械手综合精度分析第56-57页
    3.5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机械手时间-位姿漂移最优轨迹规划第59-75页
    4.1 机械手路径描述第59-61页
    4.2 位姿漂移理论基础第61-65页
        4.2.1 位姿准确度第61-62页
        4.2.2 位姿重复性第62-63页
        4.2.3 位姿漂移第63-64页
        4.2.4 位姿漂移与静态精度第64-65页
    4.3 时间-位姿漂移最优轨迹规划第65-74页
        4.3.1 最优化目标函数第65-66页
        4.3.2 最优化约束条件第66-67页
        4.3.3 最优轨迹规划的求解第67-74页
    4.4 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机械手精度补偿分析第75-82页
    5.1 机械手位姿误差补偿方法分析第75-76页
    5.2 机械手位姿误差补偿第76-78页
        5.2.1 误差补偿原理第76-77页
        5.2.2 误差补偿步骤第77-78页
    5.3 6R装配机械手误差补偿分析第78-80页
    5.4 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谷氨酰胺对牛瘤胃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基因整合载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