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C公司青年员工激励体系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研究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9-24页
    2.1 青年员工的界定和特征第19-20页
        2.1.1 青年员工的界定第19页
        2.1.2 青年员工的特征第19-20页
    2.2 激励及相关理论概述第20-22页
        2.2.1 激励定义和作用第20-21页
        2.2.2 激励理论概述第21-22页
    2.3 强化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第22-24页
        2.3.1 强化理论概述和应用第22-23页
        2.3.2 应用强化理论的必要性第23-24页
第3章 C公司青年员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4-45页
    3.1 C公司及青年员工特征概述第24-27页
        3.1.1 C公司简介第24-25页
        3.1.2 公司人员基本情况第25-27页
    3.2 C公司青年员工工作状态的调查研究第27-41页
        3.2.1 问卷设计第27-28页
        3.2.2 问卷整理和分析第28-41页
    3.3 青年员工工作状态问题分析第41-45页
        3.3.1 缺乏精神激励,对工作的认同感低第41-42页
        3.3.2 晋升机会较少,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第42-43页
        3.3.3 薪酬激励匹配性差,物质需求难以满足第43页
        3.3.4 考核机制科学性差,工作成绩难以体现第43-45页
第4章 C公司青年员工激励体系设计第45-54页
    4.1 强化过程的原则第45-46页
        4.1.1 公平原则第45页
        4.1.2 时、量、度和频率适当原则第45-46页
        4.1.3 差异性原则第46页
        4.1.4 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46页
    4.2 C公司青年员工强化激励体系的构建第46-47页
    4.3 强化物的选择和设计第47-50页
        4.3.1 物质激励第48-49页
        4.3.2 精神激励第49-50页
    4.4 强化的时间和频次设计第50-51页
        4.4.1 绩效考核周期为1个月第50-51页
        4.4.2 奖金和不定期活动强化随机考核第51页
        4.4.3 荣誉、晋升等精神激励不定期强化第51页
    4.5 效果评估指标的设计第51-54页
第5章 实施保障和相关建议第54-59页
    5.1 组织保障第54-55页
        5.1.1 组织引导第54页
        5.1.2 建立激励领导小组第54-55页
        5.1.3 建立青年员工激励管理信息系统第55页
    5.2 制度和文化保障第55-57页
        5.2.1 建立工作分析制度第55-56页
        5.2.2 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保障体系第56-57页
    5.3 对策建议第57-59页
        5.3.1 青年员工管理要动态化第57-58页
        5.3.2 考核评价体系要科学完善第58页
        5.3.3 对强化物不断创新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第59-61页
    6.1 研究结论第59页
    6.2 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 《C公司青年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面等离激元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超材料吸收器的性质研究
下一篇:环和模的对称性与约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