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对工作压力调节关系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的问题 | 第16-23页 |
1.1.1 研究的社会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的管理实践意义 | 第17-19页 |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9-21页 |
1.1.4 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21-23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3页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25-26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6-47页 |
2.1 工作压力的定义研究 | 第26-28页 |
2.2 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 | 第28-32页 |
2.3 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39页 |
2.3.1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32-35页 |
2.3.2 期望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 第35-39页 |
2.4 测量工具与指标研究 | 第39-45页 |
2.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构思 | 第47-64页 |
3.1 基于Kahneman期望理论的框架分析 | 第47-54页 |
3.2 实验设计思路 | 第54-58页 |
3.2.1 实验的整体设计思路 | 第55-57页 |
3.2.2 实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3.3 实验信度和效度的保证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负荷时间对工作压力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 第64-81页 |
4.1 负荷时间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 第64页 |
4.2 实验原理 | 第64-70页 |
4.2.1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概述 | 第64-66页 |
4.2.2 ERP的成分与分类 | 第66-67页 |
4.2.3 脑电成分P300与期望的关系 | 第67-70页 |
4.3 研究目的 | 第70页 |
4.4 实验对象与方法 | 第70-75页 |
4.4.1 实验对象与实验设备 | 第70-71页 |
4.4.2 实验设计与流程 | 第71-73页 |
4.4.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73-75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75-78页 |
4.5.1 绩效结果 | 第75-76页 |
4.5.2 脑电结果 | 第76-78页 |
4.6 讨论 | 第78-8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任务难度对工作压力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 第81-98页 |
5.1 任务难度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 第81页 |
5.2 实验原理 | 第81-85页 |
5.2.1 脑电成分CNV与期望的关系 | 第81-83页 |
5.2.2 本章实验范式简介 | 第83-85页 |
5.3 实验目的 | 第85页 |
5.4 实验对象与方法 | 第85-90页 |
5.4.1 实验对象 | 第85-86页 |
5.4.2 实验设计与流程 | 第86-89页 |
5.4.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89-90页 |
5.5 实验结果 | 第90-94页 |
5.5.1 绩效结果 | 第90-91页 |
5.5.2 脑电结果 | 第91-94页 |
5.6 讨论 | 第94-97页 |
5.7 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不同工作压力员工的fMRI实验研究 | 第98-111页 |
6.1 员工亚健康是工作压力的直接后果 | 第98-99页 |
6.2 员工亚健康的研究现状 | 第99-101页 |
6.2.1 亚健康的概念 | 第99页 |
6.2.2 亚健康的表现 | 第99-100页 |
6.2.3 亚健康的测量研究 | 第100-101页 |
6.3 实验原理 | 第101-103页 |
6.3.1 fMRI成像原理简介 | 第101-102页 |
6.3.2 静息态下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 第102-103页 |
6.4 实验目的 | 第103页 |
6.5 实验对象与方法 | 第103-107页 |
6.5.1 实验对象的划分 | 第103-105页 |
6.5.2 实验设计与流程 | 第105-106页 |
6.5.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106-107页 |
6.6 实验结果 | 第107-108页 |
6.7 讨论 | 第108-110页 |
6.8 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