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网络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外深度学习研究解析 | 第10-12页 |
| ·国内深度学习研究的历程 | 第12-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步骤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 ·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 第19-20页 |
| ·杜威的教育思想 | 第20-23页 |
| ·教育即生长(成长) | 第21页 |
| ·教育即改造 | 第21-22页 |
| ·从经验中学习("做中学") | 第22-23页 |
| ·建构主义 | 第23-26页 |
|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第23-24页 |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24-25页 |
| ·先决条件:网络信息技术 | 第25-26页 |
| ·深度学习 | 第26-29页 |
| ·深度学习定义 | 第26-27页 |
| ·网络环境下的深度学习 | 第27-29页 |
| 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施测 | 第29-33页 |
| ·调查问卷的理论建构 | 第29-31页 |
| ·问卷的理论形成 | 第29-31页 |
| ·问卷量表的建构 | 第31页 |
| ·预测 | 第31-32页 |
| ·正式施测 | 第32页 |
| ·施测的结果 | 第32-33页 |
| 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50页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33-35页 |
| ·问卷的信度 | 第33页 |
| ·问卷的效度 | 第33-35页 |
| ·样本构成 | 第35-37页 |
| ·各维度的分析 | 第37-38页 |
| ·问卷4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页 |
| ·问卷4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度分析 | 第37-38页 |
| ·性别因素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专业类别的影响 | 第39-41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1-50页 |
| ·分析思路 | 第42-44页 |
| ·分析结果描述 | 第44-50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0-60页 |
| ·研究结论 | 第50-58页 |
| ·研究工作的开展项目 | 第50-51页 |
| ·各项研究的结论 | 第51-54页 |
| ·建议 | 第54-58页 |
| ·研究总结 | 第58-60页 |
| ·研究不足 | 第58-59页 |
| ·后续设想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附录 | 第65-69页 |
| 附录1: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调查问卷(初稿) | 第65-67页 |
| 附录2: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调查问卷(定稿)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