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词类论文

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选题意义第14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动量词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2 其他动词计量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9页
    1.4 本文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第19-20页
        1.4.1 本文采用的主要理论第19-20页
        1.4.2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第20页
    1.5 论文框架安排第20-21页
    1.6 语料来源第21-22页
    1.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对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的分类第23-41页
    2.1 传统语法对动量词进行的分类第24-27页
    2.2 多层次分类法第27-33页
    2.3 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的分类第33-40页
        2.3.1 "量"的概念第33-34页
        2.3.2 "动量"的概念第34-36页
        2.3.3 动词计量方式的分类第36-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短时间隔动量的计量方式第41-75页
    3.1 借物动量词第41-58页
        3.1.1 借物动量词概说第41-42页
        3.1.2 器官量词第42-48页
        3.1.3 工具量词第48-53页
        3.1.4 借用动量词的历时演变第53-57页
        3.1.5 小结第57-58页
    3.2 短时量词"下_1"第58-64页
        3.2.1 短时量词"下1"的语法化过程第58-60页
        3.2.2 "下_1"与"下_2"第60-63页
        3.2.3 "下_1"的语义特征以及与动词的组配情况第63-64页
    3.3 动量词"把_1"第64-70页
        3.3.1 动量词"把"的语法化过程第64-65页
        3.3.2 现代汉语中动量词"把"的概说第65-68页
        3.3.3 "把_1"的语义特征以及与动词的组配第68-70页
        3.3.4 小结第70页
    3.4 "高频副词+动词"第70-73页
        3.4.1 "副词+动词"概说第70-71页
        3.4.2 "高频副词+动词"的语义特征第71-72页
        3.4.3 "高频副词"与动词的搭配情况第72-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长时间隔动量的计量方式第75-91页
    4.1 专用动量词"次、回"第75-86页
        4.1.1 动量词"次"第75-82页
        4.1.2 动量词"回"第82-86页
    4.2 "数词+动词"第86-88页
    4.3 "低频副词+动词"第88-89页
        4.3.1 "低频副词+动词"概说第88-89页
        4.3.2 "低频副词"与动词的搭配情况第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计量具有内部延续特征的动量的方式第91-152页
    5.1 计时量词第92-93页
    5.2 动词重叠形式第93-109页
        5.2.1 动词重叠形式的范围第93-95页
        5.2.2 同形动量词第95-106页
        5.2.3 反义或近义动词重叠第106-107页
        5.2.4 特定格式第107-109页
    5.3 "下_2"第109-115页
        5.3.1 "下_2"概说第109-111页
        5.3.2 "下_2"的语义特征第111-112页
        5.3.3 "下_2"的派生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第112-113页
        5.3.4 "W"和"V—下_2"的差异第113-115页
    5.4 "幅度副词+动词"第115-119页
        5.4.1 "幅度副词+动词"概说第115-116页
        5.4.2 幅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情况第116-119页
    5.5 持续动量词:番、通、气、阵第119-147页
        5.5.1 动量词"番"第119-124页
        5.5.2 动量词"通"第124-130页
        5.5.3 动量词"番"和"通"的语义差异第130-131页
        5.5.4 动量词"气"第131-136页
        5.5.5 动量词"阵"第136-144页
        5.5.6 持续动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第144-147页
    5.6 本章小结第147-152页
        5.6.1 持续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情况第147-149页
        5.6.2 持续动量词与数词搭配情况第149-152页
第六章 计量具有特定完成条件的动量的方式第152-204页
    6.1 整体动量词:遍、顿、场_1、把_2第152-180页
        6.1.1 现代汉语中的动量词"遍"第153-160页
        6.1.2 动量词"顿"第160-168页
        6.1.3 动量词"场"第168-176页
        6.1.4 小结第176-177页
        6.1.5 动量词"把_2"第177-180页
    6.2 空间动量词第180-204页
        6.2.1 现代汉语中的动量词"趟"第180-185页
        6.2.2 现代汉语中的动量词"场_2"(ch(?)ng)第185-188页
        6.2.3 现代汉语中的动量词"遭"第188-195页
        6.2.4 空间动量词"趟"、"场_2"、"遭"与数词的搭配情况第195-196页
        6.2.5 本节小结第196-197页
        6.2.6 伴随量词第197-204页
第七章 结语第204-207页
    7.1 主要结论第204-205页
    7.2 研究意义第205页
        7.2.1 理论意义第205页
        7.2.2 实践意义第205页
    7.3 创新点第205-206页
    7.4 不足之处第206-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援理入礼”到“以礼化俗”--黄榦礼学的生活化特征
下一篇:论奥古斯丁的友爱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