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7页 |
·选题动因 | 第13页 |
·数据网络促使教师角色变化 | 第13页 |
·高速信息呼唤高效学习方式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 | 第15页 |
·落实高效课堂的要求 | 第15-16页 |
·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2章 元认知能力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元认知能力 | 第17页 |
·地理元认知能力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页 |
·系统论和控制论 | 第18页 |
·认知理论 | 第18页 |
·素质教育理论 | 第18页 |
·新课程标准 | 第18-19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制约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现状 | 第19页 |
·制约高中学生地理元认知能力的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教育政策 | 第19页 |
·教师能力 | 第19-20页 |
·个人认知行为习惯 | 第20-21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 第21-37页 |
·活动设计中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 第21-28页 |
·提出问题是元认知能力提高的关键 | 第21-25页 |
·制订计划是发展元能力的首要条件 | 第25-26页 |
·监控实施是元认知的主要成分之一 | 第26-27页 |
·反思评价是进一步指导元认知监控 | 第27-28页 |
·及时补救是对元认知知识的进一步修正 | 第28页 |
·试题讲评中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 第28-31页 |
·错误纠正,参考课标教材,交流丰富元认知的应试体验 | 第29页 |
·归类讲评,寻求多种解法,自悟领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 第29-30页 |
·变式训练,巩固解题思路,总结提升元认知监控能力 | 第30-31页 |
·复习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 第31-37页 |
·绘制章节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 第32-33页 |
·注重知识点的关联,尝试建构认知网络 | 第33-35页 |
·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强化内化元认知能力 | 第35-37页 |
第5章 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的实施效果与改进探讨 | 第37-43页 |
·实验设计 | 第37页 |
·实验对象 | 第37页 |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37页 |
·实验效果分析 | 第37-43页 |
·活动设计阶段效果分析 | 第37-40页 |
·试题讲评阶段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复习学习阶段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 第46-47页 |
附录B | 第47-51页 |
附录C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