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美术论文

以“诸城恐龙文化”作为地方资源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建设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一、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9-11页
  (一) 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9页
  (二) 美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第9-10页
  (三) 校本课程开发目的第10-11页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一) 引导学生认同本土文化,培养家乡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第11页
  (二) 开发师生的创造性思维第11页
  (三)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11-12页
  (四) 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第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4页
 四、 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4-15页
  (一) 研究重点第14-15页
  (二) 研究难点第15页
 五、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恐龙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第16-22页
 一、 “恐龙文化”开发利用状况第16-19页
  (一) “恐龙文化“主题活动状况第17-18页
  (二) “恐龙文化”校本课程编写状况第18-19页
  (三) “恐龙文化”引进美术课堂的状况第19页
 二、 对“恐龙文化”开发利用状况的思考第19-20页
 三、 对“诸城恐龙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第20-22页
  (一) “诸城恐龙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原则第20-21页
  (二) 处理好两个关系第21-22页
第三章 “诸城恐龙文化”校本课程整体建设情况第22-27页
 一、 课程设计理念第22-24页
  (一) 面向全体学生第22-23页
  (二) 凸显视觉美感第23页
  (三) 激发学习兴趣第23页
  (四) 注重创新精神第23-24页
  (五) 拓展人文视野第24页
 二、 课程教学目标第24-25页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第24页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第24-25页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第25页
 三、 课程设计思路第25-26页
  (一) 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第25页
  (二) 以内容的梯度划分学习主题第25-26页
 四、 教学策略第26-27页
 五、 教学评价标准第27页
第四章 “诸城恐龙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第27-60页
 一、 第一主题:穿越时空 回到白垩纪第27-36页
  (一) 教学目标第27页
  (二) 教学策略第27-28页
  (三) 教学建议第28-36页
 二、 第二主题:巧手塑恐龙第36-45页
  (一) 教学目标第36页
  (二) 教学策略第36-37页
  (三) 教学建议第37-45页
 三、 第三主题:我们“笔下”的恐龙形象第45-54页
  (一) 教学目标第45-46页
  (二) 教学策略第46页
  (三) 教学建议第46-54页
 四、 第四主题:我们的恐龙活动日第54-60页
  (一) 教学目标第54页
  (二) 教学策略第54-55页
  (三) 教学建议第55-60页
第五章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第60-65页
 一、 教学反思第60-62页
 二、 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第62-65页
  (一) 遇到的问题第62-63页
  (二) 解决的办法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注释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学生社团管理研究--以东营一中为例
下一篇:中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