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0页 |
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一、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及培养方法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一) 关于地理空间定位的相关概念的综述 | 第11-14页 |
1. 中学地理教学研究领域对地理空间定义及其构成的综述 | 第11-12页 |
2. 地理空间概念下地理事象的综述 | 第12页 |
3. 地理空间认知研究领域对地理空间定义的综述 | 第12-13页 |
4. 地理空间定位含义的综述 | 第13-14页 |
5. 地理空间定位与3s 技术中空间定位的差异的综述 | 第14页 |
(二) 关于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研究现状及培养方法综述 | 第14-16页 |
1. 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3. 地理空间定位相关教学方法的综述 | 第15-16页 |
(三) 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6-19页 |
1. 美国地理课标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6-17页 |
2. 日本地理课标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7页 |
3. 德国地理课标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7页 |
4. 我国地理课标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 第17-19页 |
二、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第19-35页 |
(一) 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9页 |
2.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3. 研究设计与流程 | 第20-21页 |
4. 实验结果统计 | 第21页 |
(二) 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1. 各年级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总体水平和差异 | 第21-22页 |
2. 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性别差异 | 第22-23页 |
3. 文理科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比较 | 第23-24页 |
4. 各年级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相关性 | 第24页 |
(三)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5页 |
1. 学生因素的分析 | 第25页 |
2. 地图知识的影响分析 | 第25-31页 |
3. 地理要素综合影响分析 | 第31-34页 |
4. 地图知识和地理要素综合影响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三、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策略 | 第35-42页 |
(一) 观念上立足全局系统培养策略 | 第35-38页 |
1. 夯实基本的地图知识阶段 | 第35页 |
2.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快速发展阶段 | 第35-37页 |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巩固熟练提高阶段 | 第37-38页 |
(二) 地理空间知识日积月累的培养策略 | 第38-40页 |
1. 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的原则 | 第38-39页 |
2. 明确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最终建立世界脑中简图 | 第39页 |
3. 沿具有控制意义的经纬线强化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 第39页 |
4. 加强非规律性图像的形象记忆 | 第39页 |
5. 结合实事热点问题经常利用所积累的地图空间 | 第39-40页 |
(三) 分层次教学思想一以贯之策略 | 第40-42页 |
1. 备课环节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 | 第40页 |
2. 课堂教学处理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 | 第40页 |
3. 布置的作业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 | 第40页 |
4. 对学生的评价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一) 本研究的结论 | 第42-43页 |
1. 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总体水平较低 | 第42页 |
2. 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差异较大 | 第42页 |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低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地图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 第42-43页 |
4.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低的影响因素之二是地理要素综合运用差 | 第43页 |
(二) 本研究的建议 | 第43页 |
1. 观念上立足于全局系统培养策略 | 第43页 |
2. 知识上立足于平时日积月累策略 | 第43页 |
3. 针对差别采取分层次教学培养策略 | 第43页 |
(三)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