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教学目标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一) 教学目标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11-13页 |
1.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 第11-13页 |
2. 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分类系统 | 第13页 |
(三) 我国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分类 | 第13-16页 |
(四) 教学目标陈述理论 | 第16-18页 |
1. 行为目标模式 | 第16-17页 |
2. 格伦兰模式 | 第17-18页 |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18-25页 |
(一)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1.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意识较差 | 第18-19页 |
2. 能力培养目标层次水平单一 | 第19页 |
3. 情感领域目标大而空 | 第19-20页 |
4. 忽视地理“过程与方法”的预设 | 第20页 |
5. 教学目标设计缺少层次划分 | 第20页 |
6. 目标设计脱离文本 | 第20-21页 |
7. 目标表述不规范 | 第21-22页 |
(二)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1. 客观因素分析 | 第22页 |
2. 主观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 第25-37页 |
(一)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25-27页 |
1. 时代特点、课程理念是教学目标价值定位的基础 | 第25-26页 |
2. 课标、教材、学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 第26页 |
3.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完整目标体系的基本要求 | 第26-27页 |
4. 集体备课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的依托 | 第27页 |
(二)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7-29页 |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 第27-28页 |
2. 整体性原则 | 第28页 |
3. 指导性原则 | 第28-29页 |
4. 适度性原则 | 第29页 |
(三)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 第29-33页 |
1. 关注最基本的地理事实,设计知识目标 | 第29-30页 |
2. 挖掘知识中的隐含因素,突出地理能力培养 | 第30-31页 |
3. 找准切入点,设计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31-32页 |
4. 结合文本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32-33页 |
(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33-37页 |
1. 课标解读 | 第33-34页 |
2. 教材分析 | 第34页 |
3. 学生分析 | 第34-35页 |
4. 地理三维目标的陈述 | 第35-37页 |
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示例 | 第37-43页 |
(一) 《地球和地球仪》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 第37-39页 |
(二) 《日本》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 第39-41页 |
(三) 实践感受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