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1-20页 |
1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支付方式的涵义与分类 | 第11-12页 |
·国际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 第12-14页 |
·我国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 第14-15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 | 第15-17页 |
·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 | 第15-16页 |
·新农合探索的主要支付方式 | 第16-17页 |
·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3 选题背景 | 第17-19页 |
·高邮市新农合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高邮市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情况 | 第18页 |
·高邮市支付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4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20-2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总目的 | 第20页 |
·具体目标 | 第20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高邮市新农合运行状况分析 | 第20-21页 |
·评价高邮市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效果 | 第21页 |
·住院按病种床日付费改革的方案设计 | 第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文献研究 | 第21页 |
·现有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现场调查 | 第22-23页 |
·统计学分析法 | 第23页 |
4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高邮市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 | 第25-34页 |
1 高邮市新农合基金运行状况分析 | 第25-26页 |
·人口及参合情况 | 第25页 |
·农民收入及筹资情况 | 第25页 |
·基金补偿情况 | 第25页 |
·基金结余情况 | 第25-26页 |
2 高邮市住院费用及补偿情况分析 | 第26-30页 |
·住院费用情况 | 第26-27页 |
·住院补偿金额和人次流向情况 | 第27-28页 |
·住院费用实际补偿及自负费用情况 | 第28-30页 |
3 高邮市新农合整体运行情况评价 | 第30-34页 |
·住院费用大幅增长,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比重最高 | 第30-31页 |
·住院补偿金额以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为主,县级医疗机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 第31页 |
·住院流向渐趋合理,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占 1/3 | 第31页 |
·目录外用药及项目费用偏多 | 第31-32页 |
·新农合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方案的调整不够同步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高邮市县级医院住院按病种付费效果评价 | 第34-44页 |
1 高邮市住院按病种结算付费改革情况介绍 | 第34-37页 |
·病种的选择 | 第34-35页 |
·病种付费标准和补偿方案的制定 | 第35-36页 |
·配套措施的制定 | 第36-37页 |
2 高邮市县级医院按病种付费效果评价 | 第37-41页 |
·单病种整体费用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子宫平滑肌瘤摘除术费用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费用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3 高邮市按病种付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病种覆盖面窄,费用控制效果有限 | 第41-42页 |
·付费标准制定难度大 | 第42页 |
·缺乏临床路径的管理 | 第42-43页 |
·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撑 | 第43页 |
·受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体系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五部分 高邮市县级医院住院按床日付费方案设计 | 第44-64页 |
1 高邮市住院按病种床日付费方案设计 | 第44-62页 |
·设计思路 | 第44-45页 |
·疾病分组 | 第45-47页 |
·确定疾病组住院天数和次均住院费用 | 第47-50页 |
·测算疾病组每床日费用 | 第50-54页 |
·最终确定疾病组床日费用分段及分段费用 | 第54-58页 |
·支付方式 | 第58-60页 |
·制定配套措施 | 第60-62页 |
2 对住院按床日付费方案设计的评价 | 第62-64页 |
第六部分 讨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71页 |
1高邮市混合住院支付方案需建立配套措施 | 第64-66页 |
·实施临床路径等质量管理 | 第64-65页 |
·建立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 第65页 |
·开发基于混合支付方案的付费信息系统 | 第65-66页 |
·提高需方知晓率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 第66页 |
2 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宏观政策的调整 | 第66-68页 |
·规范统一医学编码 | 第66页 |
·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 第66-67页 |
·改革会计、发票制度和医疗价格定价体系 | 第67页 |
·完善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补偿机制 | 第67-68页 |
·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 第68页 |
3 对高邮市新农合运行的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进一步探索乡级、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支付方式 | 第68-69页 |
·建立稳定的筹资与增长机制 | 第69页 |
·科学、合理、适时调整补偿方案 | 第69-70页 |
·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文献综述 | 第74-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