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第二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说明 | 第15-17页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相关概念 | 第19-32页 |
第一节 拒绝的定义及特征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拒绝策略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22-32页 |
第三章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使用情况考察 | 第32-44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32-35页 |
一、语料收集方法 | 第32-33页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页 |
三、问卷受试介绍 | 第33-34页 |
四、语料收集过程 | 第34页 |
五、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结果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一、总体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二、分项统计分析 | 第37-42页 |
(一) 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影响比较 | 第37-39页 |
(二) 社会距离对拒绝策略的影响比较 | 第39-40页 |
(三) 性别差异对拒绝策略的影响比较 | 第40-42页 |
(四) 结论 | 第42页 |
第三节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实施的共性和差异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文化心理透析 | 第44-52页 |
第一节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实施共性成因 | 第44-45页 |
一、普遍的心理需要 | 第44页 |
二、共同的交际需要 | 第44-45页 |
三、重合的文化因素 | 第45页 |
第二节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实施差异成因 | 第45-52页 |
一、民族性格不同 | 第45-46页 |
二、思维方式不同 | 第46-48页 |
三、价值观念不同 | 第48-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1.汉语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 2.俄语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