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苦味机理 | 第13-15页 |
·苦味机理的一般性叙述 | 第13页 |
·蛋白水解物苦味产生机理 | 第13-15页 |
3 蛋白水解物苦味的脱除 | 第15-20页 |
·选择性分离法 | 第16页 |
·掩盖法 | 第16-17页 |
·共沸溶剂提取 | 第17页 |
·利用疏水性层析柱处理 | 第17-18页 |
·使用膜超滤 | 第18页 |
·类蛋白反应 | 第18-19页 |
·端肽酶处理 | 第19-20页 |
4 立题依据 | 第20-21页 |
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22-32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22-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酪氨酸标准曲线 | 第26页 |
·自然发酵豆酱中蛋白酶菌株的酶活情况 | 第26-27页 |
·毛霉蛋白酶活力 | 第27-28页 |
·栖土曲霉蛋白酶活力 | 第28页 |
·黑曲霉蛋白酶活力 | 第28-29页 |
·几株霉菌最高蛋白酶活力比较 | 第29页 |
·苦味的初步评定结果 | 第29页 |
·菌种的鉴定 | 第29-30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曲霉 M3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 | 第32-44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产酶条件研究 | 第34-38页 |
·酶的提取 | 第38-39页 |
·酶学性质研究 | 第39-42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2-44页 |
·多因素综合试验 | 第42页 |
·其他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 第42页 |
·酶学性质研究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曲霉M3酶解特性研究 | 第44-58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最佳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49-53页 |
·不同酶不同水解时间下水解液的苦味和水解度情况 | 第53-54页 |
·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3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诱变突变株的酶解特性研究 | 第58-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培养基 | 第59页 |
·方法 | 第59-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诱变结果 | 第60-65页 |
·变异株N43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苦味和水解度情况 | 第65页 |
·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3 结论 | 第66-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