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概述 | 第9-12页 |
·心理健康的涵义 | 第9-10页 |
·关于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演变 | 第10页 |
·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职生心理特点分析 | 第15-19页 |
·中职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15-16页 |
·顺序性和阶段性 | 第15页 |
·稳定性和可变性 | 第15-16页 |
·共同性和差异性 | 第16页 |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 第16-19页 |
·认知能力 | 第16-17页 |
·情感 | 第17页 |
·意志 | 第17页 |
·人生观、世界观 | 第17页 |
·道德品质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题及主要成因 | 第19-31页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 第19-21页 |
·家庭情况调查 | 第19-20页 |
·中职生个人思想、行为、道德感现状调查 | 第20页 |
·中职生学习态度等状况调查 | 第20-21页 |
·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心理 | 第21-27页 |
·学习心理问题 | 第21-22页 |
·情感心理问题 | 第22-23页 |
·个性心理问题 | 第23-24页 |
·自我心理问题 | 第24-25页 |
·人际心理问题 | 第25-26页 |
·择业心理问题 | 第26-27页 |
·导致中职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 第27-31页 |
·学生自身因素 | 第27-28页 |
·家庭教育因素 | 第28-29页 |
·学校教育因素 | 第29页 |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1-35页 |
·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第31-33页 |
·当今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 第31页 |
·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必然产物 | 第31页 |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 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 第31-32页 |
·心理健康是中职学生成材的关键 | 第32-33页 |
·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 第35-44页 |
·转变观念,在社会范围内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35-36页 |
·充分认识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 第35页 |
·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创造优化的社会环境 | 第35页 |
·转变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观念 | 第35-36页 |
·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第36-39页 |
·转变教育思想,加大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 第36页 |
·全方位地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36-38页 |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关键 | 第38-39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健康的教育环境 | 第39页 |
·营造健康的中职生家庭环境 | 第39-41页 |
·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 第40页 |
·家长应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 | 第40页 |
·家长应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第40-41页 |
·重视中职生主体地位,实现心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41-44页 |
·重视中职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其心理素质 | 第41页 |
·重视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第41-42页 |
·加强中职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 第42页 |
·开展实践活动,加强中职生的自我教育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附录一: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思想品德、行为等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