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4页
     ·关于心理素质概念的研究第7-10页
     ·关于心理素质的内容第10-12页
     ·关于心理素质测量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选题意义第14-18页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频繁发生第14-15页
     ·中共中央、教育部的关注与重视第15-17页
     ·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第17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第17-18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文献综述法第18页
     ·问卷调查法第18页
     ·因子分析法第18-19页
   ·研究工具及对象第19页
     ·研究工具第19页
     ·研究对象第19页
   ·研究程序第19-21页
     ·理论建构第19-20页
     ·实证研究第20-21页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第21-30页
   ·已有测量工具主要存在问题第21-22页
     ·使用工具并不能有效反映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第21页
     ·量表内容过于庞大、繁杂第21-22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第22-30页
     ·确定量表编制目的第22页
     ·编制测验量表第22-23页
     ·初步问卷施测即预试第23页
     ·对于测试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第23-26页
     ·测试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26-30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第30-44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定义第30-34页
     ·心理素质与素质的关系第30-31页
     ·心理素质与人格的关系第31-32页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32-33页
     ·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关系第33页
     ·心理素质与非智力因子的关系第33-34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第34-35页
     ·应对变化维度第34页
     ·人际交往第34-35页
     ·承受挫折维度第35页
     ·情绪-意志调节维度第35页
   ·利用心理素质实验班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第35-43页
     ·心理素质实验班活动情况第36-41页
     ·筛查出个体约谈第41-43页
     ·实验班活动总结第43页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第43页
     ·量表常模方面第43页
     ·心理素质实验班的试点活动方面第43页
   ·研究展望第43-44页
     ·丰富心理素质班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第43页
     ·追踪访谈个案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8-49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概述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