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基于流式原理的细菌测量方法及食品中致病菌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研究

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7页
    1 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第8-10页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8-9页
        1.2 大肠杆菌第9-10页
    2 我国食品中微生物的限量标准第10-11页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标准第10页
        2.2 大肠杆菌的限量标准第10-11页
    3 微生物检测方法第11-15页
        3.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第11-12页
            3.1.1 显微镜检测法第11页
            3.1.2 平板培养法第11-12页
        3.2 现代微生物检测方法第12-15页
            3.2.1 流式细胞计数法第12页
            3.2.2 酶联免疫检测法第12页
            3.2.3 免疫层析技术第12页
            3.2.4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法第12-13页
            3.2.5 测序法第13页
            3.2.6 阻抗测定法第13-14页
            3.2.7 蛋白质指纹图谱法第14-15页
    4 食品中细菌标准物质研制现状第15-16页
    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流式计数的细菌测量方法研究第17-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1 试剂与材料第17页
        1.2 仪器与设备第17-18页
        1.3 方法第18-19页
            1.3.1 细菌样品的制备与染色第18页
            1.3.2 流式细胞仪参数优化第18页
                1.3.2.1 进样量、进样速度优化第18页
                1.3.2.2 阈值、电压、信号增大倍数第18页
                1.3.2.3 荧光补偿第18页
            1.3.3 流式细胞仪与平板培养法对比测定结果第18-19页
            1.3.4 死活菌不同体积的线性关系第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30页
        2.1 细菌样品制备与染色第19-22页
        2.2 流式细胞仪参数优化结果第22-28页
            2.2.1 进样量、进样速度第22-23页
            2.2.2 进样浓度第23-24页
            2.2.3 阈值、电压、信号增大倍数第24-25页
            2.2.4 荧光补偿第25-28页
        2.3 流式计数与平板计数法对比测定结果结果第28页
            2.3.1 流式细胞仪计数结果第28页
            2.3.2 Baird-Parker平板典型菌落确认和计数第28页
        2.4 死活菌不同体积的线性关系第28-30页
    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物质的制备第31-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31页
        1.2 仪器与设备第31-32页
        1.3 方法第32-33页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测定第32页
            1.3.2 菌种复活、鉴定与培养第32页
            1.3.3 保护剂单因素选择实验第32-33页
            1.3.4 制备方法第33页
        1.4 标准物质的水分测定第33页
        1.5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第33页
        1.6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考察第33-34页
        1.7 标准物质量值的定值方法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第34-35页
        2.2 保护剂单因素选择实验第35页
        2.3 标准物质候选物菌种的鉴定和冻干存活率的测定第35-36页
        2.4 标准物质的水分测定第36页
        2.5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第36-37页
        2.6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考察第37-38页
        2.7 标准物质的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第38-39页
            2.7.1 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确认第38页
            2.7.2 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第38-39页
    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大肠杆菌标准物质的制备第40-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40页
        1.2 仪器与设备第40-41页
        1.3 方法第41-42页
            1.3.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第41页
            1.3.2 菌种复活、鉴定与培养第41页
            1.3.3 保护剂单因素选择实验第41页
            1.3.4 制备方法第41-42页
        1.4 标准物质的水分测定第42页
        1.5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第42页
        1.6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考察第42-43页
        1.7 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定值方法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2.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第43-44页
        2.2 保护剂单因素选择实验第44页
        2.3 标准物质候选物菌种的鉴定和冻干存活率的测定第44页
        2.4 标准物质的水分测定第44-45页
        2.5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第45-47页
        2.6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考察第47-50页
        2.7 标准物质的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第50-51页
            2.7.1 标准物质量值的确定第50-51页
            2.7.2 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第51页
    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全文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Abstract第57-58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河陈醋酒精发酵菌群研究及工艺优化
下一篇:灵芝菌丝体固体饮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