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1.4.3 统计分析法 | 第12-14页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2.1.1 新生代员工 | 第14-15页 |
2.1.2 薪酬满意度 | 第15-16页 |
2.1.3 工作绩效 | 第16-17页 |
2.1.4 心理契约 | 第17-18页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2.2.1 新生代员工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2 薪酬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2.3 工作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2.4 心理契约的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2.5 薪酬满意度、心理契约、工作绩效三者关系综述 | 第22-23页 |
2.3 相关变量的维度与测量 | 第23-24页 |
2.3.1 薪酬满意度的维度与测量 | 第23-24页 |
2.3.2 工作绩效的维度及测量 | 第24页 |
2.3.3 心理契约的维度及测量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6-32页 |
3.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 第26-28页 |
3.1.1 薪酬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26页 |
3.1.2 薪酬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关系假设 | 第26-27页 |
3.1.3 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27页 |
3.1.4 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假设 | 第27页 |
3.1.5 研究模型 | 第27-28页 |
3.2 研究量表 | 第28-31页 |
3.2.1 新生代员工薪酬满意度量表 | 第28-29页 |
3.2.2 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量表 | 第29-30页 |
3.2.3 新生代员工工作绩效量表 | 第30-31页 |
3.3 抽样与统计方法 | 第31页 |
3.3.1 样本量的确定 | 第31页 |
3.3.2 研究数据收集 | 第31页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52页 |
4.1 正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2-35页 |
4.1.1 信度分析 | 第32页 |
4.1.2 效度分析 | 第32-35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4.2.1 样本信息描述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3 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4.4 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4.4.1 薪酬满意度、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三者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4.4.2 薪酬满意度、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41-50页 |
4.5.1 薪酬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4.5.2 薪酬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回归分析 | 第43-47页 |
4.5.3 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4.5.4 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 第48-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针对新生代员工薪酬满意度以提升工作绩效的管理建议 | 第53-55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5-56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55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