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非遗”传承视野中小黄小学侗族大歌教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缘起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现状综述第9-13页
    四、研究过程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现状考察第14-29页
    第一节 学校音乐教育概述第14-15页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特征第14-15页
        二、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第15页
    第二节 “非遗”的内涵及保护传承第15-19页
        一、非遗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第15-17页
        二、非遗的传播途径第17-18页
        三、非遗面对的危机第18页
        四、学校教育与非遗传承保护第18-19页
    第三节 小黄村学校音乐教育与侗族大歌保护传承的田野考察第19-29页
        一、小黄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第19-21页
        二、小黄村侗族大歌及其民间传承的基本概况第21-25页
        三、小黄小学侗歌教学的实地考察第25-28页
        四、小黄小学教学现状的思考第28-29页
第二章 小黄村促进侗族大歌传承的学校教学构想第29-41页
    第一节 小黄小学侗歌课程设置与侗族大歌的整体性传承第29-32页
        一、课程设置与侗族大歌自身的整体性传承第29-31页
        二、课程设置与侗族大歌生存空间的整体性传承第31-32页
    第二节 小黄小学侗歌教学内容与侗族大歌的活态性传承第32-36页
        一、生活因素的教学内容对于活态性传承的促进第33-35页
        二、多元教学内容对活态性传承的促进第35-36页
    第三节 小黄小学歌师资源与侗族大歌的原真性传承第36-38页
        一、歌师进校园对原真性传承的促进第36-37页
        二、歌堂作为第二课堂对原真性传承的促进第37-38页
        三、歌师作为音乐民俗中的校外指导对大歌原真性传承的促进第38页
    第四节 小黄小学侗歌教学模式与侗族大歌的独特性传承第38-41页
        一、当地特有民俗中的侗歌教学对独特性的促进第38-39页
        二、坚守独特的侗族传统传歌模式第39-41页
第三章 学校作为音乐类非遗保护主体的职能与要求第41-45页
    第一节 学校作为音乐类非遗保护主体的职能第42-43页
        一、促进非遗本体的传承第42页
        二、为传承人的培养打下广泛基础第42页
        三、促进非遗生存空间的保护第42-43页
        四、延续传统的传承模式第43页
    第二节 学校作为音乐类非遗保护主体的要求第43-45页
        一、以非遗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构建学校课程第43-44页
        二、以本土文化传统指导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第44页
        三、将非遗相关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1·访谈录节选第50-87页
附录2·采风调研图片节选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人格教育研究--以贵州省长顺县广顺中学为例
下一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