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2.1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2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1.1 股权激励 | 第23页 |
2.1.2 经济后果 | 第23-24页 |
2.2 股权激励的主要契约要素 | 第24-26页 |
2.2.1 激励标的 | 第24页 |
2.2.2 约束条件 | 第24-25页 |
2.2.3 激励模式 | 第25-26页 |
2.3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概述 | 第26-30页 |
2.3.1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衡量 | 第26-27页 |
2.3.2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影响机制 | 第27-30页 |
2.4 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0页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0-31页 |
2.4.3 双因素理论 | 第31-32页 |
3 M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第32-44页 |
3.1 M公司背景介绍 | 第32-34页 |
3.1.1 公司基本简介 | 第32页 |
3.1.2 总体经营情况 | 第32-33页 |
3.1.3 公司治理情况 | 第33-34页 |
3.2 M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主要内容 | 第34-39页 |
3.2.1 激励方案的要素设计 | 第34-38页 |
3.2.2 激励方案的绩效考核达标情况 | 第38-39页 |
3.3 M公司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适用性 | 第39-44页 |
3.3.1 行业背景与实施激励方案的适用性 | 第39-40页 |
3.3.2 激励模式与生命周期阶段的适用性 | 第40-41页 |
3.3.3 激励动机与企业发展需求的适用性 | 第41-44页 |
4 M公司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44-68页 |
4.1 M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第44-57页 |
4.1.1 实施组与未实施组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4.1.2 代理成本分析 | 第48-49页 |
4.1.3 投资决策分析 | 第49-52页 |
4.1.4 分项财务指标分析 | 第52-55页 |
4.1.5 综合财务指标分析 | 第55-57页 |
4.2 M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市场绩效分析 | 第57-63页 |
4.2.1 股票市场绩效表现 | 第57-62页 |
4.2.2 销售市场绩效表现 | 第62-63页 |
4.3 M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员工保留分析 | 第63-66页 |
4.3.1 员工离职率 | 第63-64页 |
4.3.2 员工结构变动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M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68-72页 |
5.1 M公司激励方案的实施问题分析 | 第68-70页 |
5.2 M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改进建议 | 第70-7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