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0-15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要求 | 第10-11页 |
2.连云港市教育局鼓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1.提高笔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第11-12页 |
2.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一些案例和理论探讨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实践意义 | 第13-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1.翻转课堂 | 第15-17页 |
2.案例研究 | 第17-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3.Mastery Learning学习理论 | 第20-22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2-2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文献法 | 第22页 |
2.案例分析法 | 第22页 |
3.观察法 | 第22-23页 |
4.访谈法 | 第23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四)研究实施 | 第24-25页 |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课例设计与分析 | 第25-39页 |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课例设计 | 第25-36页 |
(二)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 第36-39页 |
1、课堂教学评价目的 | 第36页 |
2、课堂教学评价过程 | 第36页 |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考试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五、翻转课堂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39-43页 |
(一)视频因素 | 第39页 |
(二)学生因素 | 第39-40页 |
(三)教师因素 | 第40-41页 |
(四)评价因素 | 第41-43页 |
六、结语 | 第43-4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3-46页 |
1、促进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 | 第43-44页 |
2、提高现代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第44-46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46页 |
(三)研究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