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 第7-8页 |
(一) 《全美历史课程标准》(1999 年) | 第7页 |
(二) 《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9 年) | 第7-8页 |
二、新课标版四套历史教材的比较 | 第8-14页 |
(一) 中外史混编、专题史结构 | 第9-14页 |
(二)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课 | 第14页 |
三、辽宁省新课改中教材使用情况 | 第14-15页 |
四、岳麓版教材的优点 | 第15-20页 |
(一)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系,构建了新的专题史体系 | 第15-16页 |
(二)使用了许多史学新观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 第16页 |
(三) 注重历史的时空性、统一性 | 第16-17页 |
(四) 更加突出了“图文并茂”的设计 | 第17页 |
(五)良好的解读与运用了三维目标 | 第17-19页 |
(六)在导言、课后练习等编写设计上别具特色 | 第19页 |
(七) 在小字、插入资料和课后题上出现了许多新内容 | 第19-20页 |
五、岳麓版教材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运用专题史的构架存在明显不足 | 第20-21页 |
(二)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显得十分生硬 | 第21-22页 |
(三) 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学生掌握困难 | 第22页 |
(四) 在历史观点上也存在问题 | 第22页 |
(五) 选修课内容的缺失 | 第22-23页 |
六、教学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 第23-26页 |
(一)历史教师就是要“用好教材”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 | 第23-24页 |
(二)要把教科书的简单叙述变成鲜活的历史 | 第24-25页 |
(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 第25页 |
(四)历史教师在使用一套教材的时候,同时还应该参考其它版本教材,取长补短 | 第25页 |
(五)建立更为合理的考核制度 | 第25-26页 |
七、结论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