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意义第10-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与分析第12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与分析第12-14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4-15页
    1.5 本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1.5.1 研究方法创新第15-16页
        1.5.2 研究成果创新第16页
    1.6 本文组织结构第16-19页
2 相关概念及测评方法研究第19-25页
    2.1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1 素质测评第19页
        2.1.2 素质测评的内涵第19-20页
    2.2 测评理论和方法介绍第20-25页
        2.2.1 测评基本理论第20-21页
        2.2.2 AHP层次模型介绍第21-22页
        2.2.3 模糊综合评判法综述第22页
        2.2.4 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第22-25页
3 学生素质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5-48页
    3.1 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第25-27页
    3.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推理机制第27-30页
        3.2.1 模糊推理运算模型第27-29页
        3.2.2 模糊推理算法的实现第29-30页
    3.3 学生素质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0-48页
        3.3.1 系统指标建立第30-32页
        3.3.2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第32-34页
        3.3.3 系统模型运算第34-35页
        3.3.4 实例计算第35-44页
        3.3.5 模型结果分析第44-48页
4 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8-55页
    4.1 系统总体设计第48-53页
        4.1.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第50-51页
        4.1.2 技术框架设计第51页
        4.1.3 功能结构设计第51-52页
        4.1.4 数据库概念设计第52-53页
    4.2 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实现第53-55页
        4.2.1 登陆界面第53页
        4.2.2 学生信息录入第53-54页
        4.2.3 学生素质评价结果查询第54-55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总结第55-56页
    5.2 今后工作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顺丰班”为例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