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食用色素论文

高产色素红曲菌的筛选鉴定及碳源调控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红曲的概述第10页
    1.2 红曲色素及其合成机理第10-13页
        1.2.1 红曲色素第10-12页
        1.2.2 红曲色素的合成机理第12-13页
    1.3 红曲菌的形态与分类第13-16页
        1.3.1 红曲菌在生物界的位置第13-14页
        1.3.2 红曲菌的生长习性及形态学鉴定第14页
        1.3.3 红曲菌属的传统分类学第14-16页
    1.4 红曲菌属的分子鉴定第16-17页
    1.5 高产红曲色素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5.1 高产红曲色素菌株的选育第18页
        1.5.2 红曲色素生产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1.6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6.1 双向凝胶电泳(2-DE)第20-21页
        1.6.2 蛋白质的鉴定技术第21-22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高产色素红曲菌的分离和筛选第24-30页
    2.1 实验主要仪器及材料第24-25页
        2.1.1 实验主要仪器第24页
        2.1.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2.1 红曲菌的分离第25-26页
        2.2.2 菌种的保藏第26页
        2.2.3 高产色素红曲菌的筛选第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2.3.1 红曲菌的分离第26-28页
        2.3.2 红曲菌的筛选第28-29页
    2.4 小结第29页
    2.5 讨论第29-30页
第三章 高产色素菌株a3的鉴定第30-42页
    3.1 实验主要仪器及材料第30-31页
        3.1.1 实验主要仪器第30页
        3.1.2 实验材料第30-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3.2.1 红曲菌a3形态学鉴定第31页
        3.2.2 红曲菌a3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第31-32页
        3.2.3 红曲菌a3分子鉴定第32-33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3.3.1 菌落形态观察第33-35页
        3.3.2 菌株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第35-36页
        3.3.3 菌株的分子鉴定第36-40页
    3.4 小结第40页
    3.5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高产色素菌株a3液态发酵条件优化第42-51页
    4.1 实验主要仪器和材料第42-43页
        4.1.1 实验主要仪器第42页
        4.1.2 实验材料第42页
        4.1.3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2 菌株a3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3-49页
        4.2.1 不同碳源对菌株a3产色素的影响第43-44页
        4.2.2 不同氮源对菌株a3产色素的影响第44-45页
        4.2.3 正交实验第45-46页
        4.2.4 发酵周期的确定第46-47页
        4.2.5 摇床转速的确定第47-48页
        4.2.6 接种量的确定第48页
        4.2.7 装液量的确定第48-49页
        4.2.8 验证试验第49页
    4.3 小结第49-50页
    4.4 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高产色素菌株a3的碳源调控机理初步研究第51-63页
    5.1 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第51-52页
        5.1.1 实验材料第51-52页
    5.2 实验方法第52-55页
        5.2.1 TCA-丙酮法提取菌体总蛋白第53页
        5.2.2 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第53页
        5.2.3 双向电泳第53-55页
    5.3 实验结果第55-61页
        5.3.1 菌体总蛋白的定量第55-57页
        5.3.2 差异蛋白点的显示第57-61页
    5.4 小结第61-62页
    5.5 讨论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胜坨油田坨154块馆下段稠油油藏开发方案研究
下一篇:NaY0.8F4:Yb3+0.17,Er3+0.03的表面修饰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