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 第18-22页 |
2.1.1 领导成员交换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3 领导成员交换的维度和测量 | 第21页 |
2.1.4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果变量研究 | 第21-22页 |
2.2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 第22-26页 |
2.2.1 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 第23-24页 |
2.2.3 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研究 | 第24-25页 |
2.2.4 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果变量研究 | 第25页 |
2.2.5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25-26页 |
2.3 工作绩效理论 | 第26-27页 |
2.3.1 工作绩效的内涵 | 第26页 |
2.3.2 工作绩效的维度 | 第26-27页 |
2.3.3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28-38页 |
3.1 模型构建 | 第2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8-34页 |
3.2.1 非典型雇员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28-31页 |
3.2.2 非典型雇员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假设 | 第31-32页 |
3.2.3 非典型雇员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32-33页 |
3.2.4 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 第33-34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34-37页 |
3.3.1 调查过程 | 第34-35页 |
3.3.2 变量界定与测量工具 | 第35-36页 |
3.3.3 样本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3.3.4 共同方法方差控制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38-52页 |
4.1 信度检验 | 第38-40页 |
4.2 效度检验 | 第40-44页 |
4.2.1 内容效度 | 第40页 |
4.2.2 结构效度 | 第40-44页 |
4.3 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4.4 中介作用研究 | 第45-50页 |
4.4.1 组织公民行为对领导成员交换与任务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45-48页 |
4.4.2 组织公民行为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关系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48-50页 |
4.5 假设检验结果 | 第50-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管理建议 | 第52-59页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2-55页 |
5.1.1 非典型雇员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 | 第52-54页 |
5.1.2 非典型雇员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 | 第54页 |
5.1.3 非典型雇员领导成员交换、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5.2 管理建议 | 第55-58页 |
5.2.1 优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诱发非典型雇员组织公民行为 | 第56-57页 |
5.2.2 积极引导非典型雇员的组织公民行为,以期提高工作绩效 | 第57页 |
5.2.3 洞悉并满足非典型雇员的内在需求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