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微课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 第8页 |
1.1.2 创新性思维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9-11页 |
1.2.1 创新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微课程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三元智能理论 | 第15页 |
2.2 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基于微课程培养地理创新性思维的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18页 |
3.1.1 调查内容 | 第18页 |
3.1.2 调查过程 | 第18页 |
3.2 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 第18-24页 |
3.2.1 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现状调查问卷统计 | 第18-22页 |
3.2.2 问卷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的原则与基本途径 | 第24-32页 |
4.1 培养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原则 | 第24-25页 |
4.1.1 地理性原则 | 第24页 |
4.1.2 体现主体性原则 | 第24-25页 |
4.1.3 针对性原则 | 第25页 |
4.1.4 互动性原则 | 第25页 |
4.2 培养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的基本途径 | 第25-27页 |
4.2.1 重视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 第26页 |
4.2.2 重视对地理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 第26-27页 |
4.2.3 注重加强校内外地理教学资源整合 | 第27页 |
4.2.4 注重加强学生参与教学内容开发 | 第27页 |
4.3 培养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方式 | 第27-32页 |
4.3.1 创新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流程 | 第27-29页 |
4.3.2 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方式 | 第29-30页 |
4.3.3 培养高中生逆向思维的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过程 | 第32-44页 |
5.1 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特征 | 第32-33页 |
5.2 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内容开发研究 | 第33-37页 |
5.3 培养高中生逆向思维的地理微课程内容开发研究 | 第37-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6.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第44-46页 |
附录:学生问卷调查表 | 第46-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