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替代率对压燃式发动机排放性能影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能源紧缺的问题 | 第10页 |
1.2 汽车代用燃料目前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 | 第11页 |
1.2.2 氢气 | 第11页 |
1.2.3 二甲醚 | 第11-12页 |
1.2.4 生物燃料 | 第12页 |
1.2.5 醇类燃料 | 第12-14页 |
1.3 甲醇燃料和具体应用 | 第14-17页 |
1.3.1 甲醇物化特性的分析 | 第14-15页 |
1.3.2 甲醇在柴油机方面的运用 | 第15-17页 |
1.4 柴油机尾气排放后的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1.5 甲醇/柴油组合燃烧模式的建立 | 第19页 |
1.6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甲醇燃料的燃烧机理及特性的分析 | 第21-27页 |
2.1 甲醇燃料的优势 | 第21-24页 |
2.1.1 甲醇的化学成分 | 第21-22页 |
2.1.2 甲醇燃料的物化特性 | 第22-23页 |
2.1.3 甲醇的燃烧特性 | 第23-24页 |
2.2 甲醇燃料燃烧反应机理 | 第24-27页 |
2.2.1 链反应机理 | 第24页 |
2.2.2 甲醇的燃烧机理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组合燃烧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7-37页 |
3.1 试验实施方法 | 第27页 |
3.2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的实验设备 | 第27-30页 |
3.2.1 甲醇供给系统 | 第27-28页 |
3.2.2 台架试验仪器 | 第28-30页 |
3.3 尾气排放物检测方法 | 第30-34页 |
3.3.1 NOx排放物的浓度检测 | 第30-31页 |
3.3.2 烟度排放物的浓度检测 | 第31-32页 |
3.3.3 HC 排放物的浓度测量 | 第32-33页 |
3.3.4 CO 和 CO2排放物浓度的检测 | 第33-34页 |
3.4 数据的处理方式 | 第34-37页 |
3.4.1 当量燃油消耗率(bfsc) | 第34页 |
3.4.2 替代率的定义(E) | 第34页 |
3.4.3 催化器转化效率(h) | 第34-35页 |
3.4.4 大气状态参数的修正 | 第35-36页 |
3.4.5 大气湿度的修正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不同替代率排放对比分析 | 第37-54页 |
4.1 甲醇替代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4.2 燃烧特性分析 | 第39-42页 |
4.2.1 缸内压力比较 | 第39-40页 |
4.2.2 最大爆压、压力升高率及放热率分析 | 第40-42页 |
4.3 烟度与经济性分析 | 第42-44页 |
4.3.1 烟度分析 | 第42-43页 |
4.3.2 油耗与排温 | 第43-44页 |
4.3.3 有效热效率 | 第44页 |
4.4 排放分析 | 第44-51页 |
4.4.1 替代率对 CO 和 HC 排放的影响 | 第44-48页 |
4.4.2 甲醇替代率对 NOx 排放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3 替代率对烟度排放的影响 | 第49-51页 |
4.4.4 替代率对甲醛排放的影响 | 第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全文工作内容总结 | 第54-56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