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师成就动机与教学效能感关系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言第11-15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1-14页
        一、时代的呼唤第11-12页
        二、教学研究发展的需要第12-13页
        三、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需要第13-14页
    第二节 取样第14-15页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15-21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5-16页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第15页
        二、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第15-16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第16-21页
        一、成就动机的国外研究第16-18页
        二、成就动机的国内研究第18-19页
        三、教学效能感的国外研究第19-20页
        四、教学效能感的国内研究第20-21页
第二章 实证研究第21-43页
    第一节 研究思路第21-23页
        一、研究目的第21页
        二、研究假设第21页
        三、研究方法第21页
        四、研究工具第21-22页
            (一)教学效能感量表第21-22页
            (二)成就动机量表第22页
        五、研究样本第22-23页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3-43页
        一、龙海市音乐教师成就动机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情况第23-25页
        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音乐教师的成就动机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第25-38页
            (一)男女性别的比较第25-27页
            (二)不同学校类型的比较第27-29页
            (三)小学、初高中教师的比较第29-30页
            (四)不同年龄的比较第30-32页
            (五) 不同学历的比较第32-34页
            (六)不同教龄的比较第34-36页
            (七)不同职称的比较第36-37页
            (八)教学任务情况不同教学任务量的比较第37-38页
        三、成就动机与教学效能感相关分析第38-42页
            (一)相关分析第38-39页
            (二)回归分析第39-40页
            (三)高低动机强度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检验第40-41页
            (四)不同成就动机强度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第41-42页
        四、结论第42-43页
第三章 启示与建议第43-59页
    第一节 社会支持第43-45页
        一、社会支持的作用第43页
        二、社会支持的途径第43-45页
            (一)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第43-44页
            (二)重视音乐教育第44页
            (三)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第44页
            (四)重视学校支持第44-45页
    第二节 继续教育第45-46页
        一、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第45页
        二、继续教育的途径第45-46页
            (一)“实践性知识”的培训模式第45页
            (二)“校本培训”模式第45-46页
            (三)“以研促教”的培训模式——教育行动研究第46页
    第三节 教学评价体系第46-47页
        一、教学评价体系的含义第46页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第46-47页
    第四节 反思第47-49页
        一、反思的作用第47页
        二、反思的方法第47-49页
            (一)详细描述第47页
            (二)职业发展第47-48页
            (三)行动研究第48页
            (四)模拟与游戏第48页
            (五)生长史与自传第48页
            (六)接触新知第48页
            (七)反思日记第48-49页
    第五节 自我教育第49-51页
        一、自我教育的意义第49页
        二、自我教育的内容第49-51页
            (一)歌唱技能第49-50页
            (二)伴奏技能第50页
            (三)小乐器教学技能第50页
            (四)音乐欣赏教学能力第50页
            (五)创造力第50-51页
            (六)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第51页
    第六节 音乐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第51-53页
        一、音乐教师的心理问题第51页
        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第51-53页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第51-52页
            (二)认知心理矫正技术和归因训练方法第52页
            (三)学习心理保健知识第52-53页
            (四)心理咨询机构第53页
    第七节 加强课堂教学艺术第53-59页
        一、注意导课艺术第53-54页
        二、要使课堂富有新意第54页
        三、寓教于乐第54页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第54-55页
        五、注重师生情感交流第55页
        六、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第55-56页
        七、开展歌唱比赛第56页
        八、及时反馈第56页
        九、加强课堂管理艺术第56-57页
        十、使学生明确音乐学习的重要性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3-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校戏剧教学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基于案例的KPK课程引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