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与方文山中国风创作 | 第8-12页 |
(一)“中国风”概念、形成、现状 | 第8-9页 |
(二)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创作 | 第9-12页 |
二、“方道·文山流”多角度分析与呈现 | 第12-37页 |
(一)符号学视域下的意象解析 | 第12-22页 |
(二)复杂情感的深入剖析 | 第22-33页 |
(三)言语特点 | 第33-35页 |
(四)高具中华文化识别度 | 第35-37页 |
三、优势与不足 | 第37-40页 |
(一)比较中彰显优势 | 第37-38页 |
(二)美玉微瑕——不足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