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 一、阅读和阅读教学 | 第9-10页 |
| (一)阅读 | 第9页 |
| (二)阅读教学 | 第9-10页 |
| 二、阅读教学的旨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11-16页 |
| 一、教学现状 | 第11-13页 |
| (一)教之困 | 第11-12页 |
| (二)学之困 | 第12-13页 |
| 二、原因分析 | 第13-16页 |
| (一)观念陈旧,功利性强 | 第13-14页 |
| (二)方法单一,模式化重 | 第14页 |
| (三)主体错位,互动性差 | 第14-15页 |
| (四)忽略课外,系统性弱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提高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 第16-31页 |
| 一、文本细读式阅读教学 | 第16-20页 |
| (一)何谓文本细读 | 第16-17页 |
| (二)细读什么 | 第17页 |
| (三)如何细读 | 第17-20页 |
| 1.寻找原型 | 第17-18页 |
| 2.寻找缝隙 | 第18页 |
| 3.寻找词语 | 第18-19页 |
| 4.寻找语境 | 第19-20页 |
| 二、感受与体验式阅读教学 | 第20-25页 |
| (一)何谓感受与体验 | 第20-21页 |
| (二)感受与体验什么 | 第21页 |
| (三)如何感受与体验 | 第21-25页 |
| 1.对比观照 | 第21-23页 |
| 2.诗文朗诵 | 第23-24页 |
| 3.感受美感 | 第24-25页 |
| 三、互动对话式阅读教学 | 第25-31页 |
| (一)何谓对话 | 第25-26页 |
| (二)和谁对话 | 第26-27页 |
|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 第26页 |
|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 第26页 |
| 3.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 第26-27页 |
| 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 第27页 |
| (三)如何对话 | 第27-31页 |
| 1.课前氛围营造 | 第27-28页 |
| 2.课堂互动探讨 | 第28页 |
| 3.课后反思回顾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文体综合实践 | 第31-38页 |
| 一、小说阅读教学的综合实践 | 第31-32页 |
| 二、诗歌阅读教学的综合实践 | 第32-34页 |
| 三、散文阅读教学的综合实践 | 第34-36页 |
| 四、戏剧阅读教学的综合实践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附录一、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39-41页 |
| 附录二、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