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5页 |
| 一 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四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7页 |
| 一 创新点 | 第15-16页 |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 第一节 XY建设公司概况 | 第17-19页 |
| 一 XY公司组织架构 | 第17-18页 |
| 二 员工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 一 XY建设公司原有员工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 第19-20页 |
| 二 XY建设公司原有员工绩效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 第20-21页 |
| 三 XY建设公司原有员工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页 |
| 四 XY建设公司原有员工绩效管理的结果沟通与运用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XY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 一 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22页 |
| 二 绩效考核方法单一 | 第22-23页 |
| 三 XY公司绩效考核对象不全面 | 第23页 |
| 四 XY公司绩效考核主体单一 | 第23-24页 |
| 五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足 | 第24页 |
| 六 绩效管理员工参与不足 | 第24-25页 |
| 第四节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 一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 | 第25-26页 |
| 二 缺乏宏观上的绩效管理制度 | 第26-27页 |
| 三 制度设计技术水平低 | 第27页 |
| 四 考核结果与员工利益结合度不够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再设计 | 第28-41页 |
| 第一节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目标和原则优化 | 第28-31页 |
| 一 绩效管理的目标优化 | 第28-29页 |
| 二 绩效管理的原则优化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XY建设公司绩效管理的组织优化 | 第31-32页 |
| 一 绩效考核主体优化 | 第31页 |
| 二 成立绩效考核管理机构 | 第31-32页 |
| 三 提高绩效管理者素质 | 第32页 |
| 第三节 XY建设公司绩效考核的指标优化 | 第32-38页 |
| 一 XY建设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优化思路 | 第32-33页 |
| 二 XY建设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指标的筛选 | 第33-36页 |
| 三 XY建设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 第四节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反馈及考核结果应用优化 | 第38-41页 |
| 一 XY建设公司新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 | 第38-39页 |
| 二 XY建设公司新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XY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 第41-45页 |
| 第一节 加强绩效管理的组织团队建设 | 第41-42页 |
| 一 落实各部门责任,推进绩效管理 | 第41页 |
| 二 明确相关组织职责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强化绩效管理参与者的培训 | 第42-43页 |
| 一 强化全员培训 | 第42页 |
| 二 获得公司高层对绩效管理的支持 | 第42页 |
| 三 强化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学习 | 第42-43页 |
| 四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 | 第43页 |
| 第三节 强化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 | 第43页 |
| 一 落实各环节过程控制 | 第43页 |
| 二 细化绩效管理目标 | 第43页 |
| 第四节 全员的支持和参与 | 第43-45页 |
| 一 高层和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积极参与 | 第44页 |
| 二 其他各部门和基层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