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芦蒿秸秆黄酮分离纯化及抑制AGEs形成活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芦蒿的研究进展第10-16页
        1.1.1 芦蒿的简介及分布第10页
        1.1.2 芦蒿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0-13页
        1.1.3 芦蒿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13-14页
        1.1.4 芦蒿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4-16页
        1.1.5 芦蒿开发应用前景第16页
    1.2 糖基化终末产物研究进展第16-20页
        1.2.1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简介第16-17页
        1.2.2 AGEs与疾病关系及病理研究第17-18页
        1.2.3 活性二羰基化合物对机体的影响第18-19页
        1.2.4 天然AGEs抑制剂第19-20页
    1.3 立题依据与意义第20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芦蒿秸秆黄酮类化合物第21-39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1-27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1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1-22页
        2.1.3 实验方法第22-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页
        2.2.2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实验第27-29页
        2.2.3 AB-8树脂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第29-32页
        2.2.4 芦蒿秸秆黄酮类化合物初步鉴定第32-38页
    2.3 结论第38-39页
第3章 芦蒿秸秆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第39-55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9-43页
        3.1.1 仪器和填料第39-40页
        3.1.2 试剂第40页
        3.1.3 材料第40页
        3.1.4 实验方法第40-4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3-54页
        3.2.1 化合物1结构鉴定第43-45页
        3.2.2 化合物2结构鉴定第45-48页
        3.2.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第48-49页
        3.2.4 化合物4结构鉴定第49-51页
        3.2.5 组分A化学成分鉴定第51-54页
    3.3 结论第54-55页
第4章 芦蒿秸秆活性成分抑制AGEs的效应研究第55-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4.1.1 材料和仪器第56页
        4.1.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4.2.1 芦丁、木犀草素对AGEs的抑制作用第57-58页
        4.2.2 芦蒿秸秆AB-8树脂梯度洗脱物对AGEs的抑制作用第58页
        4.2.3 总黄酮含量对AGEs抑制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4.3 结论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宪法逻辑元视角的中国司法
下一篇:鲸类MCPH1、ASPM、CENPJ和STIL的适应性进化及其与脑容量增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