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土乐舞教学实践的思考--以云南师大附小民族韵律操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一章 云南师大附小与民族韵律操 | 第11-18页 |
1.1 音乐教学资源 | 第11-12页 |
1.2 音乐教学活动 | 第12-13页 |
1.3 民族韵律操的教学实践 | 第13-15页 |
1.3.1 民族韵律操的政策环境 | 第13-14页 |
1.3.2 民族韵律操的本土环境 | 第14-15页 |
1.4 少数民族乐舞的民族韵律操编排 | 第15-18页 |
1.4.1 彝族乐舞的韵律操编排 | 第15-16页 |
1.4.2 景颇族乐舞的韵律操编排 | 第16-17页 |
1.4.3 傣族乐舞的韵律操编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民族韵律操的调查与分析 | 第18-28页 |
2.1 别具特色的“小场地,大课间”活动 | 第18-20页 |
2.2 调查内容与结果以及结果分析 | 第20-28页 |
第三章 民族韵律操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 | 第28-36页 |
3.1 从民族韵律操看小学生认知发展 | 第28-30页 |
3.2 从民族韵律操看小学生综合发展 | 第30-32页 |
3.3 从民族韵律操看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 | 第32-36页 |
第四章 对民族韵律操学实践的思考 | 第36-42页 |
4.1 民族韵律操的创新 | 第36-38页 |
4.1.1 理念创新 | 第36-37页 |
4.1.2 模式创新 | 第37-38页 |
4.2 民族韵律操的改进与提升 | 第38-42页 |
4.2.1 教学改进 | 第38-39页 |
4.2.2 审美提升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