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中学美育素养培育概况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内容 | 第11-13页 |
一、知识与技能 | 第11页 |
二、听觉与欣赏 | 第11页 |
三、表现与创造 | 第11-13页 |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 第13页 |
第二节 美育素养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一、人格塑造的需要 | 第13-14页 |
二、成长发展的需要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美育素养策略 | 第16-40页 |
第一节 美育素养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教学设计 | 第17-26页 |
一、内容分析设计深度广度。 | 第17-22页 |
二、目标的设计 | 第22-25页 |
三、过程设计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 第26-40页 |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活动。 | 第26-28页 |
二、情感体验:师生平等的参与交流。 | 第28-29页 |
三、探究学习,多角度的分析音乐作品。 | 第29-35页 |
四、合作交流:表演中增加集体意识。 | 第35-36页 |
五、学科综合:培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 | 第36-37页 |
六、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表现创造。 | 第37页 |
七、突出课程整合,以人文精神渗透音乐相关文化,关注人的整体协调发展。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培育音乐美育素养对教师的要求 | 第40-47页 |
第一节 教师转变观念与角色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教师提升个人知识储备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教学评价策略 | 第43-47页 |
一、评价主体与多种方式参与,兼顾升学与个人成长的需要 | 第44-45页 |
二、评价过程的灵活化,倡导自我的纵向比较,注重个性差别和程度差异。 | 第45页 |
三、评价的手段关注学生,播撒人文精神。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