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历史解释能力概述 | 第14-3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20页 |
一、历史解释 | 第14-17页 |
二、历史解释能力 | 第17-18页 |
三、历史解释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历史解释能力的层次 | 第20-24页 |
一、辨析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 | 第20-21页 |
二、认识不同的历史解释 | 第21-22页 |
三、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 | 第22-23页 |
四、对不同史实进行比较说明 | 第23页 |
五、对史实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意义 | 第24-30页 |
一、落实了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 第25-26页 |
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 第26-27页 |
三、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第27-30页 |
第二章 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现状 | 第30-44页 |
第一节 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现状检视 | 第30-38页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第30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30-38页 |
第二节 影响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38-44页 |
一、学生的原因 | 第38-41页 |
二、教师的原因 | 第41-42页 |
三、其他学科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44-62页 |
第一节 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基本原则 | 第44-51页 |
一、遵循历史学的基本原则 | 第44-47页 |
二、把握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 第47-50页 |
三、规范历史语言表达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具体对策 | 第51-62页 |
一、扩大高中生的历史阅读量 | 第52-55页 |
二、设计启发性的教学问题 | 第55-56页 |
三、传授历史材料分析技能 | 第56-59页 |
四、锻炼学生历史表达能力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