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的台湾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第17页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
    2.3 多元智能理论第17-18页
    2.4 系统科学理论第18-19页
3 台湾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渗透第19-30页
    3.1 人地协调观的渗透第19-24页
        3.1.1 人口观:质量并行,动静结合第19-20页
        3.1.2 资源观:重在分布,相互制约第20-22页
        3.1.3 环境观:生产发展,利害结合第22-24页
    3.2 地理实践力的渗透第24-30页
        3.2.1 地理调查与考察:可行性与递进性第24-25页
        3.2.2 地理观察与决策:开放性与参与性第25-27页
        3.2.3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工具性与示范性第27-30页
4 强化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编写建议第30-44页
    4.1 强化课文系统改进建议第30-33页
        4.1.1 内容选择:彰显时代特征第30-31页
        4.1.2 内容难度:符合学生认知第31-33页
        4.1.3 课文栏目:体现灵活多变第33页
    4.2 强化图像系统改进建议第33-39页
        4.2.1 图像类型:倡导丰富多样第34-39页
        4.2.2 图像质量:追求鲜明清晰第39页
    4.3 强化活动系统改进策略第39-44页
        4.3.1 活动内容:凸显乡土性与生活性第40-41页
        4.3.2 活动类型:注重多样化与个性化第41-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5.1 主要结论第44页
    5.2 后续研究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民宿消费者市场研究
下一篇:单招生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