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论文--蔬菜加工食品论文

桶装胀袋大包装番茄酱中微生物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番茄及其加工制品的概述第9页
    1.2 桶装大包装番茄酱微生物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16SrDNA 序列分析简介第12-13页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3-16页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2.1 技术路线第14页
            1.4.2.2 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分析第14-15页
            1.4.2.3 桶装番茄酱胀袋微生物的确定和分离纯化鉴定及影响番茄酱品质的生产环节第15页
            1.4.2.4 致腐菌中芽孢杆菌的 16SrDNA 序列分析第15-16页
第二章 正常和胀袋番茄酱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对比分析第16-20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6页
        2.1.1 试验材料第16页
        2.1.2 主要仪器第16页
    2.2 试验方法第16-18页
        2.2.1 感官指标的检测第16页
        2.2.2 理化指标的测定第16-1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8-19页
        2.3.1 感官指标的分析第18页
        2.3.2 理化指标的分析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桶装番茄酱胀袋微生物的确定和分离纯化鉴定及影响番茄酱品质的生产环节第20-37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0-21页
        3.1.1 试验材料第20页
        3.1.2 主要仪器第20-21页
    3.2 试验方法第21-24页
        3.2.1 取样方法第21页
        3.2.2 微生物分离第21-22页
        3.2.3 微生物的纯化第22页
        3.2.4 最佳培养基的确定第22页
        3.2.5 反证实验第22页
        3.2.6 细菌、酵母菌的菌种鉴定第22-23页
        3.2.7 霉菌菌种鉴定第23页
        3.2.8 确定影响番茄酱胀罐的生产环节第23-2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4-36页
        3.3.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第24-25页
        3.3.2 最佳培养基的确定第25-27页
        3.3.3 反证实验结果第27-28页
        3.3.4 细菌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第28-31页
        3.3.5 酵母菌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第31-34页
        3.3.6 霉菌的鉴定第34-35页
        3.3.7 生产环节和包装对番茄酱胀袋变质的影响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致腐菌中需氧芽孢杆菌的 16SrDNA 序列分析第37-43页
    4.1 材料和仪器第37-38页
        4.1.1 试验材料第37页
        4.1.2 主要仪器第37-38页
    4.2 试验方法第38-39页
        4.2.1 细菌的 DNA 提取第38页
        4.2.3 菌株 16S rDNA 序列 PCR 扩增第38-39页
        4.2.4 DNA 样品的检测第39页
        4.2.5 测序及数据处理第3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6页
    5.1 结论第43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43-44页
    5.3 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导师评阅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虫源分析及玉米庇护所功能评估
下一篇:新疆伊犁河谷稻水象甲种群扩张及迁飞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