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1 新生代员工定义 | 第14页 |
2.1.2 工作-家庭关系综述 | 第14-20页 |
2.1.3 国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20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2.1 工作-家庭关系界定 | 第21页 |
2.2.2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2.3 国内文献研究述评 | 第23-25页 |
第3章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管理实证分析 | 第25-45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3.2 问卷设计与发放说明 | 第26-28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3.2.2 调查方法 | 第27页 |
3.2.3 设计内容 | 第27-28页 |
3.2.4 问卷发放说明 | 第28页 |
3.3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第28-32页 |
3.3.1 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检验 | 第28-30页 |
3.3.2 支持量表检验 | 第30-31页 |
3.3.3 生涯规划检验 | 第31-32页 |
3.4 基本情况频数分析 | 第32-33页 |
3.4.1 样本概况 | 第32-33页 |
3.5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均值分析 | 第33-35页 |
3.5.1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状态主观感受均值分析 | 第33-34页 |
3.5.2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状态行为均值分析 | 第34-35页 |
3.6 工作对家庭的冲突(WFC)影响分析 | 第35-40页 |
3.6.1 人口学变量对工作-家庭冲突(WFC)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5-37页 |
3.6.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3.6.3 工作对于家庭冲突的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3.7 家庭对工作的冲突(FWC)影响分析 | 第40-45页 |
3.7.1 人口学变量对家庭-工作冲突(FWC)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3.7.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3.7.3 家庭对于工作冲突的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第4章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管理问题分析 | 第45-49页 |
4.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45-46页 |
4.1.1 保障性政策缺位 | 第45页 |
4.1.2 专业化水平较低 | 第45页 |
4.1.3 家庭伦理理念宣传不到位 | 第45-46页 |
4.2 组织家庭管理不到位 | 第46-47页 |
4.2.1 惠及家庭福利出现短板 | 第46-47页 |
4.2.2 经理人管理意识薄弱 | 第47页 |
4.3 个体缺乏成熟的生涯规划 | 第47-49页 |
4.3.1 双职工家庭冲突问题较为明显 | 第47-48页 |
4.3.2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平衡意识缺失 | 第48-49页 |
第5章 新生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平衡管理对策 | 第49-56页 |
5.1 政府及社会层面 | 第49-51页 |
5.1.1 政府引导构建工作-家庭平衡支持体系 | 第49-50页 |
5.1.2 完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 第50-51页 |
5.1.3 营造纯净的社会文化氛围 | 第51页 |
5.2 组织层面 | 第51-53页 |
5.2.1 构建 360°家庭友好体系 | 第51-52页 |
5.2.2 增强组织支持力度 | 第52-53页 |
5.2.3 构建合理的组织生涯规划 | 第53页 |
5.3 家庭层面 | 第53-55页 |
5.3.1 树立工作-家庭平衡新观念 | 第53-54页 |
5.3.2 增强家庭和自我调节能力 | 第54页 |
5.3.3 建立合理的家庭规划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6.1 研究的不足 | 第56页 |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 | 第61-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