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2页 |
| 1.4.1 文献法 | 第10页 |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 1.4.3 比较法 | 第10页 |
| 1.4.4 访谈法 | 第10-11页 |
| 1.4.5 案例分析法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 2.1 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 2.2.2 细化理论 | 第15页 |
| 2.2.3 自主学习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微课的概述 | 第17-21页 |
| 3.1 微课的含义 | 第17-18页 |
| 3.2 微课的特点 | 第18-19页 |
| 3.3 微课与常规课的区别 | 第19页 |
| 3.4 微课的类型 | 第19-21页 |
| 第四章 高一化学微课设计 | 第21-37页 |
| 4.1 微课的设计原则 | 第21-23页 |
| 4.2 微课设计的程序 | 第23-37页 |
| 4.2.1 分析 | 第23页 |
| 4.2.2 设计 | 第23-24页 |
| 4.2.3 开发 | 第24页 |
| 4.2.4 实施 | 第24页 |
| 4.2.5 评价与反思 | 第24-25页 |
| 4.2.6 整合资源 | 第25-37页 |
| 第五章 微课教学实践与评价 | 第37-50页 |
| 5.1 实践目的 | 第37页 |
| 5.2 实践对象 | 第37页 |
| 5.3 实践设计 | 第37-38页 |
| 5.4 实践方法 | 第38页 |
| 5.5 实践过程 | 第38-40页 |
| 5.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0-45页 |
| 5.6.1 知识点 | 第40-44页 |
| 5.6.2 学生成绩 | 第44-45页 |
| 5.7 学生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 5.7.1 问卷统计 | 第45-47页 |
| 5.7.2 情况分析 | 第47页 |
| 5.8 学生访谈 | 第47-48页 |
| 5.9 同行教师对实践的评价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 第50-53页 |
| 6.1 结论 | 第50页 |
| 6.2 思考 | 第50-51页 |
| 6.2.1 有待优化的课后巩固复习功能 | 第50-51页 |
| 6.2.2 有待优化的研究过程 | 第51页 |
| 6.3 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教育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