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保鲜膜在蔬菜包装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果蔬的自发气调包装原理 | 第11页 |
·果蔬保鲜膜及其性能 | 第11-13页 |
·果蔬保鲜膜的透气性能 | 第12页 |
·透湿性 | 第12页 |
·防雾性 | 第12-13页 |
·透明性 | 第13页 |
·封合性能 | 第13页 |
·其他性能 | 第13页 |
·果蔬保鲜袋内气体的平衡 | 第13-14页 |
·果蔬保鲜袋内气体平衡值 | 第13-14页 |
·保鲜袋内气体平衡浓度的关系 | 第14页 |
·果蔬自发气调包装设计 | 第14-15页 |
·包装材料的确定 | 第14页 |
·包装量的确定 | 第14-15页 |
·包装膜面积的确定 | 第15页 |
·包装膜厚度的确定 | 第15页 |
·果蔬微孔包装简介 | 第15-18页 |
·微孔的透气性 | 第15-16页 |
·微孔的透气性测定 | 第16页 |
·微孔包装内的气体动态平衡 | 第16-17页 |
·微孔包装设计 | 第17页 |
·微孔包装应用研究 | 第17-18页 |
·生菜油麦菜芹菜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生菜的保鲜与包装 | 第18-19页 |
·油麦菜的保鲜与包装 | 第19-20页 |
·芹菜的保鲜与包装 | 第2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微孔包装内气体动态平衡和微孔包装设计探讨 | 第21页 |
·微孔包装在蔬菜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微孔包装内气体动态平衡分析 | 第23-24页 |
·生菜微孔包装 | 第24-25页 |
·油麦菜微孔包装 | 第25-26页 |
·芹菜微孔包装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55页 |
·微孔包装内气体动态平衡和微孔包装设计探讨 | 第28-33页 |
·薄膜微孔透气量的理论分析 | 第28-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果蔬微孔包装设计的探讨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生菜的微孔自发气调包装 | 第33-41页 |
·保鲜膜厚度的确定 | 第34-35页 |
·微孔包装内气体浓度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失重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中V_C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生菜乙醇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微孔包装内生菜的感官品质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油麦菜的微孔自发气调包装 | 第41-48页 |
·保鲜膜厚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微孔包装袋内气体浓度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失重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V_C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油麦菜乙醇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微孔包装内油麦菜的感官品质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芹菜的微孔自发气调包装 | 第48-55页 |
·不同厚度包装内气体浓度变化 | 第48-49页 |
·微孔包装袋内气体浓度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失重率的影响 | 第50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V_C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微孔包装对芹菜乙醇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微孔包装内芹菜的感官品质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4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创新点 | 第55-57页 |
5 展望 | 第57-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8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