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教育技术学论文

“适时教学(JiTT)”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应用研究--以“教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为例

附件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时代背景第12-13页
     ·学科背景第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5-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混合学习理论第20-21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1-23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25页
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分析第25-32页
   ·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影响第25-28页
     ·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第25-26页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第26-27页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过程第27-28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必要性第28-30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第28-29页
     ·使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新要求第29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第29-30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第30页
     ·认识有余,执行不够第30-31页
     ·课程内容设置不够恰当第31-32页
4 “适时教学(JiTT)”模式概述第32-37页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定义第32-34页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内涵第32-33页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目标第33页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核心第33-34页
   ·“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实施步骤第34-37页
5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研究第37-60页
   ·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分析第37-39页
     ·确定研究对象第37页
     ·教学内容分析第37页
     ·教学环境分析第37-39页
   ·前期教学问卷调查分析第39-46页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 PS 教学案例分析第46-54页
     ·利用网络发布课前预习内容、参考资料和思考题第47-49页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完成思考题并反馈给教师第49页
     ·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对教学做出适应性调整并实施第49-52页
     ·设计并实施“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第52-53页
     ·Moodle 平台中开展课后难题探究第53-54页
   ·基于“适时教学(JiTT)”模式的 PPT 教学案例分析第54-60页
     ·教学设计第54-55页
     ·教学实施过程第55-60页
6 实践结果分析及应用建议第60-73页
   ·实践结果分析第60-68页
     ·学生成绩分析第60-61页
     ·学生作品分析第61-63页
     ·问卷调查分析第63-68页
   ·JiTT 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课堂教学中应用建议第68-73页
     ·充分认识 JiTT 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第69-70页
     ·构建应用 JiTT 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变革教学评价方式第70-71页
     ·变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第71-72页
     ·营造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角色更新第72-73页
7 结语第73-75页
中英文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8-79页
附录 B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学生调查问卷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工作介入灾后儿童心理援助研究
下一篇:基于BBS的区域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武威市信息技术网络教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