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歌剧《卡门》与《游吟诗人》的创作溯源 | 第14-22页 |
| ·创作《卡门》和《游吟诗人》的社会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 ·创作《卡门》的社会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 ·创作《游吟诗人》的社会时代背景 | 第15页 |
| ·比才、威尔第歌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 第15-17页 |
| ·威尔第歌剧的创作艺术风格 | 第16页 |
| ·比才歌剧的创作艺术风格 | 第16-17页 |
| ·歌剧《卡门》和《游吟诗人》的撰写历程 | 第17-22页 |
| ·歌剧《卡门》的撰写历程 | 第17-19页 |
| ·歌剧《游吟诗人》的撰写历程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卡门和阿苏切娜在两部歌剧中所呈现的戏剧形象之比较 | 第22-30页 |
| ·简述歌剧《卡门》和《游吟诗人》之剧情 | 第22-24页 |
| ·简述歌剧《卡门》之剧情 | 第22-23页 |
| ·简述歌剧《游吟诗人》之剧情 | 第23-24页 |
| ·品评卡门和阿苏切娜呈现在歌剧中的戏剧形象之塑造 | 第24-28页 |
| ·卡门戏剧形象之塑造 | 第24-26页 |
| ·阿苏切娜戏剧形象之塑造 | 第26-28页 |
| ·对比卡门和阿苏切娜在两部歌剧中所塑造的戏剧形象 | 第28-30页 |
| ·卡门和阿苏切娜戏剧形象塑造的相同处 | 第28页 |
| ·卡门和阿苏切娜戏剧形象塑造的异同处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解析卡门和阿苏切娜分别在两部歌剧中塑造的音乐形象并加以比较 | 第30-38页 |
| ·两部歌剧中卡门和阿苏切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 第30-31页 |
| ·卡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 第30页 |
| ·阿苏切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 第30-31页 |
| ·解析两部歌剧中卡门和阿苏切娜所呈现的经典咏叹调及演唱特点 | 第31-36页 |
| ·解析卡门的经典咏叹调及演唱特点 | 第31-34页 |
| ·解析阿苏切娜的经典咏叹调及演唱特点 | 第34-36页 |
| ·对比卡门和阿苏切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 第36-38页 |
| ·卡门和阿苏切娜两者音乐形象相同处 | 第36-37页 |
| ·卡门和阿苏切娜两者音乐形象异同处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剖析歌剧中两位吉普赛女郎的形象塑造之意义 | 第38-50页 |
| ·歌剧中吉普赛女人的“悲剧性”审美 | 第38-41页 |
| ·吉普赛女人性格魅力的塑造对歌剧的意义 | 第41-44页 |
| ·人物形象的经典演绎对歌剧的影响 | 第44-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