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现代汉语“X+男/女”词族的特点及流行原因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 研究现状及有待继续研究的方面第9-11页
  1. 研究现状第9-11页
  2.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第11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对象第11-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页
  3. 语料来源第12-13页
 (四) 本文结构安排第13-15页
二、现代汉语“X+男/女”词族构成、构词理据方面的特点第15-32页
 (一) 现代汉语“X+男/女”词族构成及其特点第15-20页
  1. 从称谓对象主体特征看“X+男/女”词族的构成第15-17页
  2. 从社会对称谓对象客观评价看“X+男/女”词族的构成第17-19页
  3. 现代汉语“X+男/女”词族的构成特点第19-20页
 (二) “X+男/女”词族的构词理据及其对流行的影响第20-32页
  1. 语音理据第20-22页
  2. 形态理据第22-26页
  3. 语义理据第26-30页
  4. 词源理据第30-31页
  5. 构词理据对“X+男/女”词族流行的影响第31-32页
三、“X+男/女”词族的流行及特点第32-40页
 (一) “X+男/女”词族流行现状第32-37页
  1. “X+男/女”词族使用情况调查第32-36页
  2. “X+男/女”词族流行的表现第36-37页
 (二) “X+男/女”词族流行的特点第37-40页
  1. 使用上的不平衡性第37-38页
  2. 内容上聚焦热点反映生活第38页
  3. 传播上高度自主凝练第38-40页
四、“X+男/女”词族流行的内部原因解读第40-55页
 (一) 模因理论第40-48页
  1. 模因的内涵第40页
  2. 语言模因第40-41页
  3. 模因与“X+男/女”词族的流行第41-48页
 (二) 词语模理论第48-51页
  1. 词语模的提出与分类第48-49页
  2. 词语模与“X+男/女”词族的流行第49-51页
 (三) 图式理论第51-53页
  1. 图式理论的内涵第51-52页
  2. 图式理论与“X+男/女”词族的流行第52-53页
 (四) 语言经济原则第53-55页
五、“X+男/女”词族流行的语言外部原因解读第55-62页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第55页
 (二) 使用群体主体意识第55-58页
  1. 使用群体选择的主体性第55-56页
  2. 交际心理的影响第56-58页
 (三) 现代传媒的推动第58-60页
  1. 现代传媒为“X+男/女”模因提供了自由传播平台第59页
  2. 现代传媒扩大了“X+男/女”模因传播的范围第59-60页
  3. 现代传媒激发了群众使用“X+男/女”模因的表达欲望第60页
 (四) 语言接触的推动第60-62页
六、结语第62-65页
 (一) 本文的结论第62-63页
 (二) 本文研究的一些反思第63-65页
注释第65-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1第74-84页
附录2第84-117页
后记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特指问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调查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印尼慈育大学三年级口语教学实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