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兴趣 | 第10-11页 |
·研究必要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实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内涵解读 | 第18-30页 |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界定 | 第18-20页 |
·教育督导 | 第18-19页 |
·专业化 | 第19页 |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 | 第19-20页 |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标准 | 第20-21页 |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内容 | 第21-25页 |
·专业知识 | 第21-22页 |
·专业能力 | 第22-23页 |
·专业道德 | 第23页 |
·专业发展 | 第23-24页 |
·专业自主 | 第24-25页 |
·专业组织 | 第25页 |
·教育督导人员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25-30页 |
·要树立以教育发展为首要目标 | 第26-27页 |
·保障依据法律法规办学,促进学校自我发展 | 第27-28页 |
·唤醒专业意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 第28-29页 |
·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终极目标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督导队伍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 第30-40页 |
·我国教育督导队伍发展的沿革 | 第30-34页 |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 | 第30-32页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 | 第32-34页 |
·我国教育督导人员发展的基本特点 | 第34-40页 |
·制度日趋完善 | 第34-35页 |
·数量显著增加 | 第35-37页 |
·素质不断提高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0-46页 |
·督导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第40-41页 |
·年龄结构 | 第40页 |
·数量与质量 | 第40-41页 |
·专业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督导人员的学历较低 | 第41-42页 |
·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 第42页 |
·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制度尚不健全 | 第42-43页 |
·教育督导队伍地位和待遇不尽人意 | 第43-44页 |
·教育督导队伍培训缺乏规范要求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 第46-54页 |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经验 | 第46-51页 |
·明确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 | 第46-47页 |
·建立健全督导人员的选拔措施 | 第47-49页 |
·科学界定督导人员的职责范围 | 第49-50页 |
·重视提高督导人员的待遇 | 第50-51页 |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启示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我国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54-64页 |
·准确把握教育督导人员的职业定位 | 第54-55页 |
·明确规定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资格 | 第55-57页 |
·合理界定教育督导人员的职责权限 | 第57-59页 |
·建立严格教育督导人员的选拔制度 | 第59-61页 |
·不断完善教育督导人员的培养机制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