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26页 |
| ·鱼肝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鳐鱼应用现状 | 第14页 |
| ·鮟鱇鱼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鱼肝油提取方法 | 第15-19页 |
| ·压榨提油法 | 第15页 |
| ·蒸煮提油法 | 第15-16页 |
| ·溶剂提油法 | 第16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提油法 | 第16-17页 |
| ·超声波提油法 | 第17页 |
| ·淡碱水解提油法 | 第17-18页 |
| ·酶解提油法 | 第18-19页 |
| ·不皂化物活性成分 | 第19-22页 |
| ·角鲨烯 | 第19-20页 |
| ·烷氧基甘油 | 第20-22页 |
| ·精炼工艺 | 第22-23页 |
| ·脱胶工艺 | 第22页 |
| ·脱酸工艺 | 第22-23页 |
| ·脱色工艺 | 第23页 |
| ·脱臭工艺 | 第23页 |
|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提取方法对鱼肝油提取率及理化特性影响 | 第26-34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鱼肝基本成分测定 | 第27页 |
| ·鳐鱼肝脏提油方法的研究 | 第27-28页 |
| ·鱼肝油的感官及理化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鱼肝基本组成 | 第29页 |
| ·不同方法对鱼肝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不同提取方法下鱼肝油的感官性质比较 | 第30-31页 |
| ·不同提取方法下鱼肝油理化性质比较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酶解法提取鱼肝油的工艺研究 | 第34-43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4-35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鱼肝油的提取 | 第35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5-36页 |
| ·正交试验 | 第36-37页 |
| ·鱼肝油感官及理化性质分析 | 第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单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 ·正交优化分析 | 第40-41页 |
| ·最佳提取条件下粗鱼肝油的理化性质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鱼肝油不皂化物分析及 EPA/DHA 含量测定 | 第43-49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 ·不皂化物的制备 | 第44-45页 |
| ·不皂化物的薄层分离 | 第45页 |
| ·EPA/DHA 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展开体系及比例的选择 | 第46页 |
| ·角鲨烯及烷氧基甘油的确定 | 第46-47页 |
| ·鱼肝油中 EPA/DHA 含量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鱼肝油的精炼工艺研究 | 第49-5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鱼肝油的精炼 | 第50-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 ·鱼肝油精炼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1-54页 |
| ·鱼肝油的精炼回收率 | 第54-55页 |
| ·精制鱼肝油理化性质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