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咸鱼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24页
   ·咸鱼的加工概况第15-16页
   ·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食品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机理第16-17页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第17页
     ·降低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方法第17-19页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第20-22页
     ·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第20-21页
     ·调节消化道功能第21页
     ·延长食品保质期第21页
     ·免疫调节第21页
     ·降低胆固醇第21-22页
     ·降血压功能第22页
     ·抗癌功能第22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2 咸鱼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24-37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4-26页
     ·实验材料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菌种的分离培养第26页
     ·菌体形态及菌落特征第26页
     ·降解亚硝酸盐菌株的筛选第26页
     ·亚硝酸盐的测定第26-27页
     ·降解率的测定第27页
     ·乳酸菌生理生化试验第27-28页
     ·16S rDNA 鉴定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菌株的分离第29页
     ·降解亚硝酸盐菌株的筛选第29-32页
     ·菌株的形态及生化特征第32-33页
     ·16SrDNA 鉴定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7-48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实验仪器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8-39页
     ·不同培养条件对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第39-42页
     ·不同培养条件对亚硝酸盐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2-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乳酸菌应用于咸鱼加工的工艺条件优化第48-57页
   ·引言第4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实验材料第48-49页
     ·实验仪器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1页
     ·咸鱼工艺流程第49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49页
     ·亚硝酸盐的测定第49页
     ·单菌发酵与混菌发酵的比较第49-50页
     ·不同条件对乳酸菌降低咸鱼中亚硝酸盐的影响第50页
     ·正交实验设计第50页
     ·感官评定第50-51页
     ·降解率的测定第51页
     ·数值处理和分析第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接种单菌与接种混菌的比较第51-52页
     ·发酵温度的研究第52页
     ·发酵时间的研究第52-53页
     ·接种比例的研究第53-54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54-55页
     ·最优验证试验第55页
   ·本章总结第55-57页
5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品质风味的影响第57-74页
   ·前言第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57-58页
     ·仪器与设备第58-59页
   ·实验方法第59-62页
     ·样品制备第59页
     ·亚硝酸盐的测定第59页
     ·菌落总数的测定第59页
     ·乳酸菌数的测定第59页
     ·pH 值的测定第59页
     ·水分的测定第59页
     ·TPA 指标的测定第59-60页
     ·亚硝胺的测定第60页
     ·生物胺的测定第60-61页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第61-62页
     ·感官评定第62页
     ·数据处理和质谱检索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62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中微生物的变化的影响第62-64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中 pH 值的影响第64-65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质构的影响第65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中亚硝胺含量的影响第65-67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对咸鱼中生物胺含量的影响第67-68页
     ·乳酸菌法加工对咸鱼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第68-72页
     ·感官评定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75页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附录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导师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ESIII主漂移室性能研究以及数据质量监测
下一篇: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产毒株的分离识别及抗菌肽的控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