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连词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页 |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10-11页 |
·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的研究 | 第11-13页 |
·对现代汉语连词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语料来源 | 第15-17页 |
2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连词语义研究 | 第17-29页 |
·形式对应关系及释义方式 | 第17-20页 |
·形式对应关系 | 第17-18页 |
·在《现汉》中的释义方式 | 第18-20页 |
·词位义相同的单双音同义连词 | 第18-19页 |
·词位义相近的单双音同义连词 | 第19-20页 |
·构成同义关系的方式 | 第20-27页 |
·构成 C双的两个语素意义关系 | 第20-22页 |
·同义关系 | 第20-21页 |
·修饰关系 | 第21-22页 |
·其它关系 | 第22页 |
·构成同义关系的方式 | 第22-27页 |
·同义复加 | 第23-25页 |
·异义结合 | 第25-27页 |
·附加后缀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3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连词语法功能研究 | 第29-39页 |
·C单和 C双的连接能力比较 | 第29-32页 |
·“联合连词”的连接能力差异 | 第29-31页 |
·C单的连接情况 | 第29-30页 |
·C双的连接情况 | 第30-31页 |
·“主从连词”的连接能力差异 | 第31-32页 |
·C单的连接情况 | 第31-32页 |
·C双的连接情况 | 第32页 |
·句中位置异同 | 第32-35页 |
·联合关系的 C单与 C双 | 第33-34页 |
·二者均位于主语之后 | 第33页 |
·二者可位于主语前后 | 第33-34页 |
·主从关系的 C单与 C双 | 第34-35页 |
·二者与主语位置关系相同 | 第34-35页 |
·二者与主语位置关系不同 | 第35页 |
·搭配选择限制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4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连词语用功能研究 | 第39-46页 |
·语体色彩异同 | 第39-41页 |
·C单和 C双语体色彩差异突显 | 第39-40页 |
·C单和 C双语体色彩差别不大 | 第40-41页 |
·语气轻重差异 | 第41-44页 |
·C双语气重于 C单 | 第41-43页 |
·C单与 C双语气变重 | 第43-44页 |
·音节连接差异 | 第44-45页 |
·C单的被连接成分 | 第44页 |
·C双的被连接成分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5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连词词表 | 第50-51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