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教科书知识结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8页
   ·问题提出背景第7-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第7-8页
     ·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第8页
   ·国内外地理教材研究现状第8-15页
     ·国外研究第8-10页
     ·国内研究第10-15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第15-18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第15-17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24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18-19页
     ·系统论(探求教材结构最优化,功能最大化的理论)第19-20页
     ·课程评价理论第20-21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知识结构第21-23页
     ·教材结构第23-24页
     ·地理教材知识结构第24页
3.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第24-39页
   ·调查目的第24-25页
   ·调查设计第25-28页
     ·问卷的内容设计及依据第25-26页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第26-27页
     ·统计方法第27-28页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第28-39页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结果第28页
     ·调查内容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28-37页
     ·分析小结第37-39页
4.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与体例对比第39-45页
   ·知识结构分析第39-42页
     ·模块结构分析第39-40页
     ·章节框架分析第40-42页
   ·体例分析第42-45页
5.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对比的案例分析第45-61页
   ·案例1:以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节为例第45-56页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第45-47页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第47-50页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第50-52页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第52-56页
   ·案例2:以必修三第二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第56-61页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第56页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第56-58页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第58-59页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第59-61页
6. 结束语第61-64页
   ·结论第61-62页
   ·建议第62-63页
     ·转变教材观,优化教材使用第62页
     ·有效地开展活动与探究第62-63页
     ·合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第63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国地理内容的更新研究
下一篇:教育伦理视野下的初中课堂管理研究--教师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