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8页 |
·问题提出背景 | 第7-8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7-8页 |
·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 第8页 |
·国内外地理教材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国外研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5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8-24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8-19页 |
·系统论(探求教材结构最优化,功能最大化的理论) | 第19-20页 |
·课程评价理论 | 第20-21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知识结构 | 第21-23页 |
·教材结构 | 第23-24页 |
·地理教材知识结构 | 第24页 |
3.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 | 第24-39页 |
·调查目的 | 第24-25页 |
·调查设计 | 第25-28页 |
·问卷的内容设计及依据 | 第25-26页 |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6-27页 |
·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结果 | 第28页 |
·调查内容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分析小结 | 第37-39页 |
4.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与体例对比 | 第39-45页 |
·知识结构分析 | 第39-42页 |
·模块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章节框架分析 | 第40-42页 |
·体例分析 | 第42-45页 |
5.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对比的案例分析 | 第45-61页 |
·案例1:以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节为例 | 第45-56页 |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 第45-47页 |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 第47-50页 |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 第50-52页 |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 第52-56页 |
·案例2:以必修三第二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 第56-61页 |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 第56页 |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 第56-58页 |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 第58-59页 |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 第59-61页 |
6. 结束语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建议 | 第62-63页 |
·转变教材观,优化教材使用 | 第62页 |
·有效地开展活动与探究 | 第62-63页 |
·合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 第63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