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以《白鲸》汉译本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对翻译对等理论的理解 | 第10-12页 |
四、《白鲸》的两个译本的比较 | 第12-23页 |
1. 形式对等译本与功能对等译本的整体性比较 | 第13页 |
2. 形式对等译本的优势与略势分析 | 第13-17页 |
·形式对等译本(杨译本)的优势 | 第13-16页 |
·自然生动 | 第13-14页 |
·保留原文风格 | 第14-15页 |
·贴近原文 | 第15-16页 |
·形式对等译本(杨译本)的略势 | 第16-17页 |
·生搬硬套 | 第16页 |
·对等空白 | 第16-17页 |
3. 功能对等译本的优势与略势分析 | 第17-23页 |
·功能对等译本(姬译本)的优势 | 第17-19页 |
·归化法 | 第17-18页 |
·译者独到见解 | 第18-19页 |
·功能对等译本(姬译本)的略势分析 | 第19-23页 |
·风格缺失 | 第19-22页 |
·意义偏差 | 第22-23页 |
五、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关系 | 第23-25页 |
1. 动态对等的度 | 第23页 |
2. 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 | 第23-25页 |
六、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48页 |
附录1:翻译作品-英译汉 | 第30-40页 |
附录2:翻译作品-汉译英 | 第40-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