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5页
        (二)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相关概述第16-22页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概念第16-17页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基本要求第17-19页
        (一)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第17页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第17-18页
        (三)教育手段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第18-19页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必要性第19-22页
        (一)是实现不同阶段“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第19-20页
        (二)是贯彻“全过程育人”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第20-21页
        (三)是新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1-22页
第三章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2-28页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一)教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层次性不鲜明第22-23页
        (二)课程的结构设置缺乏整体性安排第23页
        (三)教学内容上简单重复,缺乏递进性第23-24页
        (四)教育工作者之间沟通与协作不够第24-25页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8页
        (一)教育管理部门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视不足第25页
        (二)应试教育体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产生不良影响第25-26页
        (三)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未能建立有效的互动交流机制第26-28页
第四章 提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有效性的对策第28-37页
    一、强化管理部门教育教学衔接意识、制定衔接的总体规划第28-31页
        (一)坚持教育教学计划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第28页
        (二)教材编写体现层次性与递进性第28-29页
        (三)课程的结构设置体现连贯性第29-30页
        (四)制定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第30-31页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衔接意识、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第31-33页
        (一)将“立德树人”的总计划与各个阶段的具体计划相结合第31-32页
        (二)将课堂教学与各阶段的实践要求相结合第32-33页
        (三)结合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运用新媒体教育教学第33页
    三、建立大中小学的交流互动机制、提高衔接的实效性第33-37页
        (一)建立定期交流的教学研讨制度第34页
        (二)以问题为导向、设立大中小学联合的基金项目第34-35页
        (三)建立网上交流互动平台、保持衔接渠道畅通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革型领导风格、心理契约与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练习-反馈”环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基于多种学习环境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