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波兰学生的汉语口语凯伦教学法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波兰汉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现状及分析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波兰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教学本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波兰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教学环境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波兰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教学习惯与文化 | 第13页 |
第四节 波兰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教学目标 | 第13-14页 |
第五节 波兰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教学问题 | 第14-17页 |
一、发音“r” | 第14页 |
二、发音“l(?)” | 第14-15页 |
三、发音最后字母“-g” | 第15页 |
四、发音“ji” | 第15页 |
五、发音“chi” | 第15页 |
六、声调发音的问题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口语教学法概述及凯伦方法的实验 | 第17-25页 |
第一节 目前外语教学中通行的口语教学法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凯伦方法简介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凯伦方法的实验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分析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教学实验的前期调查与材料 | 第25-33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及调查目的 | 第25页 |
一、调查目的的确定 | 第25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定 | 第25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调查的小结 | 第27页 |
第四节 制备材料的过程 | 第27-31页 |
第五节 翻译材料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教学实验的后期调查及结论 | 第33-41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 第33页 |
一、调查目的的确定 | 第33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定 | 第33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37页 |
第三节 调查小结 | 第37-41页 |
结论 | 第41-47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二、本研究对波兰学生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 第42-43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